血栓|0卡0糖饮品就能放心饮?睇下最新研究点讲

提起「零糖」饮料,你联想到什么?是不太真实从而难以习惯的甜味?还是各种广告大力宣扬的健康?代糖的出现似乎解决了糖美味与危害并存的矛盾,由于热量低、甜度高而且不升血糖,代糖食物成为「控糖」的健康首选。然而,最新研究得出的结论却与此大相径庭,代糖真是减重者的福音吗?

一、什么是代糖?

代糖,又称为甜味剂,可作为糖的替代品赋予食品甜味,满足人们对食品甜度上的需求。常见的代糖主要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两种,目前广受追捧的大多数属于天然代糖,存在的热量微乎其微。人工合成的代糖虽没有热量,但摄取过多还是会对人体肝、肾造成负担。而市面上号称「零卡」的食物、饮料,实际上也并非毫无热量,因为每100毫升热量低于5千卡( kcal)的商品,就能被标示为「零卡」,许多商家便以此作为商品的卖点,大肆宣传来吸引顾客购买,同时也加深了顾客对代糖的错误认知。

二、代糖真的比蔗糖更健康?

代糖低热量的健康特性使其广受推崇,惟近期美国一项研究指出,一种称为「赤藻糖醇(Erythritol)」的代糖或增加血栓、中风、心脏病风险,揭开了「代糖陷阱」的面纱。

该项研究发现,赤藻糖醇会诱发血栓。受试者未来三年心脏病发、中风、死亡等风险与体内赤藻糖醇含量呈正相关。原本患有糖尿病或有心脏疾病风险的患者,如果血液内赤藻糖醇的含量处于最高水平,心脏病发或中风的机率将会上升两倍。而另一种代糖阿斯巴甜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在网络上引起热议。阿斯巴甜主要添加于饮料、维他命含片或香口胶来代替糖的使用,这对夏天靠可乐「续命」的民众可谓是一次「大打击」。

三、谈「代糖」色变?正确看待即可

事实上,世衞(WHO)食物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近期发表的评估报告表明,阿斯巴甜对人类有致癌性的证据有限,并重申其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

赤藻糖醇存在于许多蔬果中,甜度仅为蔗糖的70%,几乎没有热量,食用时不会导致血糖明显上升因此无需过于紧张,惟本身患有心血管相关疾病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在更多研究出现之前,暂时小心使用赤藻糖醇。至于其他健康人士,则仍可根据自身需求(维持身形、延缓衰老等)选择代糖。

公众有必要认识到代糖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但无需过度困扰。平衡多样的饮食结构,是保持健康体重和降低疾病风险的关键。

撰文:香港综合肿瘤中心 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 张明智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