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家都用错方法|点将4碗水煲成1碗? 翻渣点饮用原来有窍妙

小时候没有科学中药,看中医必然是煲药。没有电脑的年代,看著医师慢悠悠地手写处方,总是看不懂写的是什么,不过最后必定是一句:「4碗水煲埋1碗,可以翻渣。」

小时候已经很不解,4碗水我明白,可是如何知道什么时候煲成1碗?真是一个谜。而且不同家庭的碗大小也不一样,小时候家附近的日式百货开张, 家中由传统的米通碗一律换成日式碗,比较浅口,容量少了很多。那日式碗的4碗水,是否等同中式碗的4碗水?家人总说我想太多,而神奇的是,最终真的可以煲出一碗药来。

4碗水煲埋1碗唔一定啱

现在长大了当然明白,4碗水煲成1碗并不是最理想的煲药方法。现实上医师会根据处方的药量来选择6碗水、8碗水煎成1碗。但问题是每家碗容量都不一样,还是很难理解及操作。

现实是,煲中药不一定拘泥于多少碗水。我建议煲中药,尤其是长期调理的话,还是买一个电子药煲,安全不用看火,以下是我煲药的方法:

1. 将药物加入药煲内。

2. 加水入药煲内,水要盖过药面。不用拘泥究竟用了多少碗。如果药物含有较多树叶类较轻易浮的药物,加入适量水后用手掌压一压。水量可以盖过1-2个手掌即可。

3. 可以开始煲药。明火的话用中火,千万不要贪快用大火。一般来说,如非感冒药或医师特意嘱咐要大火或不宜久煎。视乎药量多少,明火45分钟-60分钟一般已煲好。如用电子药煲,因为火力较弱,大概需时1-1.5小时。如药物量大,加水后差不多满,需时可能2小时或更久。

翻渣的药性析出有分别

如果药物需要「翻渣」再煲,因为第一次煲和第二次煲的药性析出会有分别,以下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最麻烦的方法。

4. 倒出药物,大概1-1.5碗,以保温壶贮起。

5. 加入清水到药煲内,盖过药面1寸即可。(可用筷子测量)

6. 再用中火煲30分钟。电子药煲35-45分钟。 倒出药液,大概可得到1碗。

7. 取出一个可贮存3碗水的容器,倒入贮存在保温壶的首次药液及刚煲出的第二次药液,混合两者。

8. 从混合的药液倒出一碗,即时饮用。

9. 余下一碗贮回保温壶中,待下次饮用。(一般8-12小时内,不可隔夜)。

看见也觉得烦?我也是。所以科学中药(药粉)实在是推动中医药普及化的神兵利器。不过话说回来,不少冷门中药仍未有药粉提供,而且当药味多时,药粉会较难吸收,而且一些贵细药材仍然以饮片(药材)的疗效好。因此煲药仍有其必要性。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