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辣去湿可行吗?

春天又是湿气的季节,早前大家都应该体验过瓷砖墙面出水的景像。香港位于南方,又近海边,因此湿重的问题比其他地方多很多。早前有病人问我,很多人都说可以「食辣去湿」,究竟可行吗﹖

「食辣去湿」是可行的,不过有它的代价。换个说法,饮水可以解渴,饮可乐也可以解渴,长远来说当然是饮水比较健康,偶然饮饮可乐解渴不为过,可是长远下去,身体总会受累。

辣的食物如辣椒、花椒、胡椒等,中医认为都属于「辛」的食物,辣椒于明代末期才传入中国,因此之前典藉中的「椒」其实都是指「花椒」。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才收录,称它:「盖其性热而散,能入心脾二经,亦能祛水湿。」。

辣椒就像一把火,进入身体后就把水湿蒸发掉,湿气就能减少。可是问题就是辣椒的热性太强,如果本身属于热性体质、湿热体质,怕热不怕冷、皮脂分泌多、体味重、大便硬或偏黏、皮肤易搔痒或本身已有皮肤疾患的话,吃辣去湿时,湿虽然去掉了,可是却令身体十分燥热,上述的症状就会加重。

不少人都听过很多美好的传说,某某明星吃辣去湿后皮肤变得超好、某某吃辣减了多少磅,不论真假,吃辣去湿是很挑人的。只能是本身是寒湿体质,怕冷多于怕热、面色苍白、大便稀溏而不臭、吃生冷胃易不舒服的人才可以。因为他们本身体质太寒,有辛热的辣椒帮助,寒气少了,湿气又除掉了,皮肤自然可以变好。

但辣椒对身体也有一定害处,例如本身有胃溃疡的人士,吃辣椒会加重病情。而辣味菜式往往都加入了大量油脂(如水煮鱼、麻辣火锅),油脂本身就是致湿的源头,这样算下来,吃辣往往是增湿而不是去湿。而有痔疮人士,吃辣更易导致痔疮发作。即使是寒湿体质,长期吃辣体质也会转变为湿热体质,更加要注意。

正如饮水可以解渴,饮可乐又可以解渴一样。作为医者当然会建议病人饮水解渴而不会特别推荐可乐。吃辣某程度可以去湿,最多只可是偶一为之。中医认为湿气与环境、饮食及肺、脾、肾三脏都有关系,调理好身体,吃一些比较中正平和的药物如茯苓、薏米来去水,比吃辣去水好很多呢!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