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者:放过自己(下) | 沈君豪医生

上集说到,生来是完美主义者,一下子改变思想谈何容易?别误会,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独特的、与生俱来的,也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慢慢形成的观念,这些观念没有对与错,完美主义的性格也不是错,很多成功人士都全靠一份固执和完美。沈医生常道:

「留力!」

「你可有在金鱼街看过斗鱼?当你取去在鱼缸之间的白板,它们看到对方便会愤怒地互相翻鳃示威,还没开始比试经已筋疲力尽!人可会也是如此毫不留力自废武功?」

如何在适当时候「留力」?当你有这么优秀的特质,可以珍贵地把它留起来,一些相对不太关键的事情,例如孩子选买哪款书包,我们就别管他吧!裙子弄脏了或到那里吃饭,选择A还是B,于己无大碍,我们可以放开一点,何必在这些地方纠缠?留待一些更加重要的事才力求完美无瑕。回到上集的例子:

「部门主管在众人前命令我:销售额必须比上月高一倍!在疫情下的经济,这目标简直荒唐!医生,我每每在晚上想到她说的话,便惶惶不安,害怕得如亡魂丧胆,不能有一刻安睡!」一位银行分店经理向我哭诉。

目标是否定得过高?为了跑出好成绩而不顾下级的能力和社会环境,毫不留情地逼使大家达标?后来,这位主管的行为原来也不被公司认同,结果被降低职位。在这恶劣的疫情下,是否可以适当地「留一点力」,与个别下属心平气和地讨论,定出一个较合理的目标?同事间的士气和关系是否比达标更重要?盲目追随完美中的完美,伤害自己、他人,甚至整个群体。所以「留力」不单是我们心态的调教,还会引伸到决策上的改变,从而「放过自己」、「放过别人」。

甚么时候出「真功夫」?

相对重要,或者你觉得有意义,关乎一些核心价值的事情便可尽情使用「绝招」。例如要预备一个重要的会议,重复检阅资料很多遍绝对有必要;孩子当众对祖母不尊敬,关乎他个人品格的教养,你也有必要请他/她道歉并重新有礼地说一次等。这些例子正好适切地运用了完美主义的特质,运用得宜必定事半功倍。

毫无疑问,我们往往遇着很多「非常关键」的事,正是使我们「钻牛角尖」的导火线。试想想,事情总有轻重之分,假如我们面对100件事宜,都不遗余力全部追求完美,牺牲的便是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健康!但假如我们只精选当中最重要的5件事去追求完美,这样不但可以留力再冲刺,而且我们成功的机会亦相对比较高。

Background Photo by Gallup

我们的能力和时间有限,不能同时处理很多最重要事情,所以要分先后、衡量时地人和,哪些是最重要?一步一步学习去分轻重,事情相对没那么重要的或者时机未适合的,我们可学习鸵鸟心态(把头埋入草堆里),容许事情完成但不完美,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如果可以把视野放远一点,相对会活得更快乐,这就是真正的放过自己。况且,世上根本无完美的人,我们何必作出相对的假设呢?

事实上,人总需犯一些错误,才得反省人生。无论过去是如何,凡事只要肯开始,学习放过自己,永远不会太迟!

精神科专科医生—沈君豪

中大及港大医学院荣誉临床副教授

心病还须心药医 : Facebook | YouTube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