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休行山|大屿山西南角:石壁→分流→大澳 香港最西端完美日落

▲走往分流的沿山崖小路,眺望前方就是香港极西南方的分流角。

大屿山最西南端的「石壁—分流—大澳」健行路线因地理位置隔涉,而且路途颇长、沿途也又没有补给,相对大东山、凤凰山、昂坪等大屿山其他行山路径少人行。趁明日大屿未上马,清幽环境未被破坏前,非常值得花6小时健行香港最西端的这一隅。


石壁水塘出发 行引水道至屿南界碑
无论选择由东涌抑或梅窝出发,乘搭前往大澳的巴士至石壁水塘水坝尾的沙咀站下车,即可抵达起步点。路线首段是凤凰径第八段(石壁水塘至狗岭涌),这段山径长约5.5公里,没有大高低起伏,而且行走在引水道旁的石屎马路,登山人士要有心理准备一个多小时没甚风光。

建议在起步前在水坝附近打完卡,就快快走完这一段路。登山途中可以简短参观大浪湾村的洪侯古庙及大浪湾露营场地。抵达狗岭涌后沿山径往下走,亦可参观狗岭涌观景台(有指向澳门的标距柱)及当年清政府割让新界最南端位置的屿南界碑石。

▲乘搭前往大澳的巴士至石壁水塘水坝尾的沙咀站下车,即抵达起步点。

▲行了一个多小时候到达狗岭涌营地,景色由引水道变成开扬海景。

开扬海景郊游径 探访分流炮台遗迹

由狗岭涌营地继续前行,会有清晰指引由引水道马路转入小径往分流前进(由此至大澳为凤凰径第七段),步行不久就可见碧海蓝天的分流东湾沙滩及后方的分流角,是香港最西南端的位置。分流原称汾流,位处珠江口与太平洋水域咸淡水交界,泥黄色与蔚蓝色水路交叠在海上,因而得名。

分流筑有小村落,仍有原居民居住(有一家名为陈记士多),不过若想欣赏分流的炮台古迹和石荀,则要绕道郊游径。分流石荀是多块巨石堆叠而成,形状奇特,在丛灌山头上鹤立鸡群。分流炮台遗址建于清朝康熙末年,仍可清晰看见及走进营房、大炮等设施,是个充满历史痕迹的地方。继续往分流西湾,会先抵达分流的天后古庙,相传是张保仔向清政府投降后所兴建。在天后诞期间,居于大澳的渔民仍会前来参拜。

▲分流西湾有个小码头,人迹稀少,多花时间拍照留念也不怕阻碍别人。

▲分流石荀是由多块嶙峋奇石交叠而成。

二澳复耕农地都有芒草 大澳长堤赏日落 

离开分流继续走,大约只行了全程约16公里的8公里左右。后段路程以山径为主,唯一在煎鱼湾附近可以再与海景伴行,而到达二澳前都是些森林小路。二澳大概在七年前开垦复耕而开始为香港人所认识,这里出产的二澳米最是有名。不过行山经过时,基本上只会看到这里只是一片农田,简陋农舍。如果要买二澳农作社的酱料和白米,可以在临走前到尾站大澳选购。二澳除了稻田,还有一大片芒草。秋冬期间会变得金黄色,比人更高,不比大东山芒草逊色,不过千万不要踩入别人农地打卡!

再走3公里,就到达大澳以南的南涌村。若大约于11时左右起行,夹啱时间可以在日落前来到,咸蛋黄就在大澳长海堤前徐徐落下,掉入大海,是香港最西端看到最完美的日落。入黑后抵达大澳,可选择食完晚餐才离开,或选购一下特色手信,然后乘巴士往东涌或梅窝返回市区。 

▲抵达大澳终点前,可先漫步长堤,并在此欣赏日落。

▲日落下的大澳渔火闪闪,以此作为落幕最为完美。

:::周休行石壁-分流-大澳:::

难度:3/5|需时:6小时|起点:乘搭前往大澳的巴士至石壁水塘水坝尾的沙咀站下车|回程:于大澳乘巴士回东涌或梅窝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