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休行山|鹤咀海岸健行走进奇石岩洞 欣赏港岛南岸海岸保护区
鹤咀位于港岛东南端「青蛙腿」的脚踭位置,是全港六个海岸公园及一个海岸保护区之中唯一一个海岸保护区,当地有不少研究用途的设施和宿舍,以保育海洋资源及进行科研,亦有一副长逾10米的鲸鱼骨标本放置在海岸作地标。除了不被污染的美绝海岸线,嶙峋奇岩与海蚀山洞更吸引游人前来打卡观光,而且步行路途相对轻易,好天气的日子满是人潮,不过科研设施最近在进行工程,游人必需行走在崎岖不平岩石上,切记步步为营免生意外。
▲鹤咀Cape D’Aguilar - 港岛最美半岛

▲鹤咀是香港岛唯一一个海岸保护区
小题:保护区屡受破坏 岸上化石非海威小姐
鹤咀是香港唯一一个海岸保护区,海域占地范围约20公顷,包括海岸对开的水域,早于回归前1996年7月就被指定,设立目的是保育当区海岸线上的海洋资源及划作科学研究目的。不过当区仍然容许游人进入,但禁止未被许可的游泳、划艇、浮潜、钓鱼、采集野生动植物等一切水上及岸边活动,而且为保育海岸生态,保护区范围内不设垃圾桶或洗手间设施,游客记得要自理。
鹤咀石滩上的一大地标是长逾10米的巨型白色鲸鱼骸骨标本,有传是97年魂归天国的海洋公园杀人鲸海威小姐,让她留在保护区内守护大海,不过原来白骨是来自1955年在维多利亚港搁浅的须鲸,实属内容农场误传资料,而且化石标本因被游人触碰已严重损毁,奉劝大家别以它借力或触模来拍照留念。
▲长逾10米的巨型白色鲸鱼骸骨标本
化石旁边正在进行翻新的香港大学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由于翻新工程封路所致,现在进入海岸范围不能走马路,需攀石路而下,千万要小心,也不应擅闯范围,曾有人欲借厕所走进范围,更有人恶意把水缸放水杀死珊瑚和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后方的山路可登上较高位置欣赏鹤咀,但实属研究中心与山上宿舍的捷径,并不开放,大家游览保护区应切记郊游礼仪,否则或会成为西环码头翻版!
▲鹤咀海岸一带地势不平,攀爬时要小心安全。
小题:鹤咀两孤㝫 海蚀蟹洞、雷音洞
鹤咀位于石澳以南,不过中间没有可行路径相连,要由筲箕湾乘前往石澳之9号巴士,于中途站鹤咀道下车步行前往。下车后沿鹤咀道马路一直步行就可抵达,路途大致平坦易行,约走30至45分钟接近南端才开始下坡,沿途风光明媚,可眺望右方的赤柱半岛,临近鹤咀村更有一间士多可作小休。直至走到马路尽头的无线电发射电台禁区,沿著旁边草地走下斜坡,绕过发射站旁的小路便可继续前行,来到分岔路口,往左方走上山是鹤咀灯塔,而右方往下走就是鹤咀海岸保护区。
海岸区有两个不少人慕名而来的打卡位,包括蟹洞和雷音洞,前者是一个海蚀拱,即经长年海浪拍打而成的岸石拱洞,而且洞口阔长,从高处看像是巨大螃蟹撑起身躯、肚下留出洞穴模样因而得名,是鹤咀最当眼的景点。不少人走到洞穴之下拍照打卡,切记要小心海浪暗涌,在嶙峋石块跌倒易生危险,更不宜攀爬岩山至拱石上方,免生意外。至于位于研究所后方小路而下的雷音洞,是个典型的海蚀洞,走进其中可在高逾十米的山洞之中听涛拍岸,确如打雷声大,但也要小心别走近波涛之中。
▲雷音洞入口
▲雷音洞的另一边接连大海,浪涛声响亮。
▲蟹洞上面的石山可以登上,欣赏海天一色。
小题:英治时代古迹处处
鹤咀又称「德忌立角」(Cape D’Aguilar),名字取自1843至1848年间香港第一任副总督及驻港英军总司令德己立爵士,并于此设立「德己立角灯塔」,建筑仍然完好的白色灯塔,是香港现存五座战前灯塔之一,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座,早于1875年启用,虽然不对外开放,但晚上仍会亮起白灯照亮海岸及指引航道,2006年被列为法定古迹。
在灯塔以北对岸山丘边缘之上可看见博加拉炮台废墟遗址,是二战前由英军所建的防守要塞,但炮台于1941年日军登陆港岛时被守军摧毁,以防被日军占用,成为今日遗下的废墟,。回程路上,经过鹤咀村后面对大潭湾海边位置,可见另一守护鹤咀的机枪堡,前往之路颇艰难,不建议初阶人士前往。
▲鹤咀灯塔
▲回程时看见夕阳在赤柱方向慢慢下沉。
::周休行鹤咀::
难度:1星|长度:约8公里|需时:2.5-3.5小时|起点交通:筲箕湾巴士总站乘9号巴士至鹤咀道下车开始步行|终点交通:返回鹤咀道乘9号巴士回筲箕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