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旧书「无价」 | 猛料阿Sir讲古

  手机和电子产品流行,有些人转到看电子书,但相信不会全面取代纸本书的市场,这点可在每年香港书展和国内的书香节Book Fair及书展看到,阅读风气在不同年龄层不断提升及很多人用购物车把喜欢的纸本书带回家,是否全部阅读则是另一课题,而学生使用纸本书则是实际需要,纸本书是无法取代。

  因此香港有一定数目的旧书(二手书)需要处理,以往有些屋苑和机构搞一些漂书Book Crossing(将读完的书放在公共地方,让下一个读者自由取阅)活动,但可惜都未受欢迎,加上后来疫症,担心旧书传来传去也传了病菌,很多旧书被抛弃成为垃圾。而由香港政府环境保护署管理的社区回收网络发展项目下「绿在区区Green@Community」,俗称「6仔」,初期也设一小角落摆放送来的旧书,供有兴趣人士免费取阅,我也曾在田湾的「6仔」发现多本好书,成为我藏书的一部分。很可惜这做法已取消,所有送来的旧书都变成废纸回收,有些含有胶质的更不可回收变成垃圾。

  由于不同原因及处理旧书需要较大地方和人手,而打书钉的人也不少,很多旧书店只是旺丁不旺财,赚到的不足以支付水费和电费,使旧书店买少见少,是大城市一种文化损失。

  而香港仅存不多的传统旧书店,瑟缩在旧楼和商场地窖店内,喜欢二手书的一定熟悉在湾仔和北角的精神书店;北角国都商场收养多只流浪猫有「猫书店」称号的森记旧书店;中上环以英文书为主的Lily Bookshop;深水埗「我的书房」和快要退休关门的「新天书业」;旺角的新亚二手书店和九龙旧书店等。

  而香港最出名拍卖旧书的有新亚书店和普艺拍卖行,当然一些早年的线装书和著名作家例如金庸、董桥和张爱玲等的书籍都遇到知音和拍到好价钱,成为「无价」宝,但其他很多真的是「无价」,成为废纸。

  单卖旧书不易,一些新派的二手书店便加入新元素,以「业态混搭」模式营运,例如西半山柏道的Books & Co.,除了是二手书店外,同时也是一间轻食Café,还有一些加入文青、音乐和园艺等元素来吸引一些时尚和年轻读者。在旺角「九龙旧书店」也兼卖很多旧文件和日占时期的东西;而「历山书房」则开辟另一战线,每天定时在WhatsApp赠送和拍卖旧书。

  经营这些旧书店,不可能赚大钱,铜臭以外,却是一些店主的兴趣和理想,希望能连系一众爱书人,彼此交流对文化和读书心得,亦不是金钱可以衡量。

何明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