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思敏 - 全肉饮食: 潮流背后的争议 | 营爆生活

  近年全肉饮食(Carnivore Diet)在网上迅速窜红,主张只吃肉、不吃碳水化合物。这股风潮最早受原始人的饮食方式启发,亦受近年生酮饮食的潮流所影响。

  现代全肉饮食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精神科医生Paul Saladino(其后没有续医生执照),他主张功能医学,他在著作《The Carnivore Code》中指出,植物含有「抗营养素」,认为以肉为主的饮食更符合人类演化。

  全肉饮食的原则非常简单:以肉、鱼、蛋为主,不吃蔬果、谷物或豆类。碳水化合物含量近乎零,比生酮饮食还要极端。这种饮食会令身体会进入长期生酮状态,以脂肪作为能量来源。支持者认为这样能改善能量、减少发炎、帮助减重。

  全肉饮食也充满争议——长期缺乏蔬果及全谷类会导致各种维他命、矿物质、膳食纤维及植物营养素不足,影响免疫力及肠道健康。另外,高脂肪饮食亦可能令血胆固醇上升,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进食大量肉类亦增加肝肾负荷。长期生酮令身体进入代谢酸性(metabolic acidosis)状态,令骨质流失、尿液中钙质增加,笔者接触的临床个案因而出现骨折及肾石。

  Paul跟随全肉饮食一年半后出现各种症状,包括睡眠质素差、心悸、肌肉痛等,他亦承认自己健康受饮食影响。后来他宣布在全肉饮食中加入大量水果、蜜糖、未经消毒的牛奶制品,但似乎走向另一极端。

  饮食取向是个人选择,我们必须尊重,但须留意饮食越极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越大,而不同人对极端饮食的反应亦不一样。故此进行极端饮食前必须考虑清楚,需要时寻求专业意见。

黄思敏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