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权 - 抛离一条街的牛杂 | 好味大过天

  三十多年前,几乎天天都到西湾河太安楼揾食,事关日与夜至少有几十档小贩在大厦几个主要出口摆档,有卖糖水、油炸鬼、沙嗲、汤丸、煎酿辣椒豆腐鱼蛋、车仔面、牛杂、鱼蛋猪皮萝卜、鸡蛋仔、橙色生肠八爪鱼鸡肾、凉茶、肠粉、生菜鱼肉碗仔翅、炒面、生滚粥、烧卖粉果……可惜未能一一牢记,现在回想起来,那正是上世纪香港街头小吃的大观园!有幸走过这个年代,留下不会磨灭的味道记忆。

  有些小贩档简陋得难以置信,就好像晚上通宵卖干炒牛河的,只叠起两个木箱,安置一个火水炉,摆一只约30吋铁镬,即叫即炒。后来,大厦加强管理,手推车小贩被赶绝,一些已上舖,部分则告老归田,亦有把小生意转手,当然还有不少无声退场,总之今天的太安楼桃花人面都非旧时貌。

  不过,人总眷恋往日的美好时光,所以搬离西湾河多年,偶然还会专程回去走走看看,但合口味的已很少了,这些年一再光顾的是牛杂。从前戴粗金颈链的手推车牛杂仔,不知做隐身老板,还是已转手予别人,总之上了舖,亦冠上「太安楼牛杂」的店名。味道呢?比从前重味了一点,亦仍然把其他街头牛杂档抛离足有一条街!我说的。

  超强台风「桦加沙」过后的一天下午路过太安楼,忍不住买一兜牛杂过口瘾。牛杂小拼盘收55元,说实话不便宜,但胜在包罗了很多部位,而且每种都有三件,包括:大肠、金钱肚、草肚、肺、腩、柚皮、牛筋、猪皮、萝卜、牛蒡。

  值得一提的是,当女工夹起大肠,只见肠内都是肥膏,心里不禁发毛,却见女工熟练地剪开肠壁,两下手势将肥膏全部刮走,细心得无话可说。

梁家权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