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业 - 毕业不等于失业 | 安业兴邦

新鲜毕业生之间向来有句戏语「毕业等于失业」。在经济周期下调的日子,就算昔日看来风光无限的金融及银行业,也面对着不明朗前景,毕业生对前途感到忧心是可以理解的。

  根据政府统计处5月最新的失业及就业不足统计数字显示,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微升至3.4%,就业不足率也微升到1.3%。失业率上升的主要行业是建造业、住宿服务业、餐饮服务活动业以及金融业,情况和大环境合。不过,同期的资讯及通讯业、保险业,以及艺术、娱乐及康乐活动业,失业率则下降。这种(失业率/就业不足率)有升有降的现象,十分符合香港社会今天的发展。

  以人工智能一日千里的发展为例,大家的讨论热点均围绕人工智能怎样影响人类及社会的未来,资讯及通讯业自然受惠。同理的是,看每年3月的艺术月及当中艺术品交投趋势,在香港具备良好的营商环境、低税制和高效的交通和物流系统背景下,也令艺术、娱乐及康乐活动业能持续发展。政府也一直透过政策措施,构建一个完善的文艺创意生态圈。不少重要的文艺创意产业商业平台也纷纷进驻香港,年轻人,你们看到这些曙光吗?

  在这些大环境下,毕业生在人生及职业规划的决定多多少少也会受此影响。修读文科或社会科学的年轻人可能会对自己所学及所长,能否适应这类型的工作及抓紧当中机遇,有不少疑惑。不过,正因AI与科技发展迅速,除了硬件,更需要的是「人」这种软件。好像Art Tech这个新兴工种,不就是读文科或社会科学的年轻人的优势吗?人文学的广阔知识,同学的见识,就是你们吃香的地方。

  毕业生实在不用太悲观的。香港八大院校的学生事务处发展经年,学年间大量举行工作坊、研讨会、性格评估等活动,甚至邀请大机构来参加院校的招聘讲座及就业博览,同学们只要主动参与,对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提升个人的竞争力大有帮助。当然,在获得见工机会时,必须做好准备,行业资讯搜集,因应特定工作撰写履历和求职信,面试前多了解机构及申请职位要求,装备好自己。万一名落孙山,就调整心态,视为一个锻炼过程,为下一个机会来临做好准备。

曾安业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