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明生 - 因大围之名 | 非诚勿游

  商场的农历年装饰,通常不离桃花。但这个商场新年除了设置节庆巨型花牌,居然请来大围村村代表亲身录制「围头话」声带,介绍了被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界原居民的主要方言「围头话」,真系诚意满分。

  香港弹丸之地,但1898年英属香港政府接管新界时已有15万村民,就是所谓的香港原居民,包括围头人、客家人、蜑家人及福佬人。前两族群农耕为主,后两族群捕鱼为主。我居于西贡,属于客家村,听村民忆诉,其祖先为逃避蒙古征战由中原南下香港时,新界的平原包括元朗及沙田已经被来自广东的围头人占据。所以香港的客家村都是位于交通不便的山区边缘地区,而富庶的平原地区就是唐宋时已经移居新界的围头人所建的围头村。其中包括沙田历史最悠久的大围村,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开围建村,由于当年已经有300多户2000多村民,是规模最大的围村,故名「大围」。80年代开始发展沙田新市镇,以及九广铁路大围站落成后,大围村的「大围」之名,逐渐演变成包含城门河人工河道以南和狮子山隧道公路以西的整个沙田区南部的地区名称。连这个新商场也叫「围方」,暗藏致敬之意。这个名为「大围生活节」的新年活动,用珍贵的图片及文字资料,互动体验、打卡墙及微型艺术作品等方式,展示大围的魅力,值得支持。

项明生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