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柏良 - 打通发展西贡旅游的堵点 | 旅有良言

  近日,香港地质公园新界东北沉积岩园区内的赤洲岛上发现恐龙化石,赤洲岛本就因为「海上丹霞」、隐秘野滩、清澈海水、小众浮潜圣地而闻名,若日后有进一步考古发现,赤洲有机会打造成为开放式博物馆,协同周边的塔门、海下湾、高流湾等地,发展跳岛、生态、地质、研学等深度旅游,为西贡的丰富蓝绿旅游资源,再添新亮点。

  可是,笔者也收到长期从事蓝绿深度游的同业反映,在西贡打造深度游所存在的客观困难。以地质公园为例,它不但是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更是全球首百选地质遗迹,极具吸引力。但从水路前往,相对成本较高,只能远观,没码头靠岸,且易受季节和天气影响,秋冬吹东北季候风时风浪较大,不适合乘船游览,因此业界多在春夏时节才安排船游。

  虽然陆路不易受大自然带来的强风所影响,但却受到众多人为的限制。乘旅游巴前往海下和黄石码头要事先向渔护署申请,并且设每日限额。至于到万宜水库东坝的万宜路和西湾路,限制更严格,旅游巴的配额仅得每日3部,又鉴于周末和公众假期人流较多,批出的机会极低,但散客却无任何限制。面对如此繁复的申请程序、不确定性及双重标准,不少旅行社望而却步,严重窒碍旅游产品的打造,宝贵的旅游资源未能好好善用。

  要善用西贡的蓝绿资源,笔者希望政府尽快适度拆墙松绑,放宽旅游巴平日进入万宜水库的限额,开放部分周末时段予旅行社,加快审批流程,让业界更容易带游客去参观。同时,渔护署可参考保安局开放沙头角禁区的模式,与旅游业界携手协作,用团进团出形式,开发利用西贡珍贵蓝绿资源,打造可持续发展深度游产品。

姚柏良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