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新质生产力(四) | 北漂见闻

  随「新质生产力」日渐成为内地商业热门词汇,相关概念亦受股市及实体产业关注,各方均希望从中快速觅得商机。

  例如近日市场上不同投资机构,不约而同地跟进整理一份「新质生产力概念股」名单。综合而言,概念股包括人工智能、算力和算法、工业母机、工业互联网、人形机械人、6G和脑机介面等7大领域,涉及50多只股票。据统计,上述概念股2023年平均升幅超过70%,大幅跑赢A股同期表现;其中表现最突出的算力概念股升幅高达300%,另外人工智能概念股平均升幅亦接近89%。

  除了股市,内地白酒企业的「一把手」们亦对新质生产力异常重视。3月召开的「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曾表示,白酒产业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品质的特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同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期间亦提出「培育壮大白酒新质生产力,推动发展酒业新型工业化」的建议,认为新质生产力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经之路,新型工业化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和实现高品质发展的关键任务。

  各界热捧新质生产力概念,当局固然喜闻乐见,但根据过去经验,内地市场一旦出现热门商业概念,盲目跟风、「抽水」亦会屡见不鲜,导致行业鱼龙混杂、投资过度,甚至空炒概念。最近的前车之鉴,要属「元宇宙」。不知道今次是否又会重蹈覆辙?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