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诺 - 中英剧团换新装 | 任意行

  留意到中英剧团最近换了新logo,将以往书法字体的「中英」两个字抽象化,但沿用红蓝二色(见图)。原来剧团正迎来45年,新标志正好像征中英在传𠄘中仍然不断求变。

  真的要多谢中英剧团和相类似的艺术组织,在有限的资源下,一直坚持将文化艺术带到寻常百姓家,香港现在的艺坛百花齐放,难以想像这城市曾经被形容为文化沙漠。

  不少中英剧团的剧目已成经典。《相约星期二》、《同行二分一世纪》、《芳草校园》,让人深感人间有情。《头柱香》、《大龙凤》两套剧笑料不断,但又笑中有泪。近年的《解忧杂货店》、《人生原是一首辛歌》,以及音乐剧《穿Kenzo的女人》,都是叫好叫座之作。

  著名戏剧翻译家陈钧润更是中英剧团的最佳拍档。《不可儿戏》、《嬉春酒店》、《初见》、《元宵》等名剧,都是改编自西方名著,全赖陈钧润神来之笔,成功将外国名著本地化。他的《元宵》改篇自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背景改为中国唐朝,今个星期开始再度公演,令人期待。

张诺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