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坤 - 将心比己|气定乾坤

新闻上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听来似乎老套,但放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其实各有内涵;而且认真琢磨,其中之义何尝不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这些年接触ESG工作,颇深的一个体会是,「发展」也好、「建设」也好,关键的「衡量指标」之一,在于普罗大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因此站在企业角度,经常思考的重点之一是——如何尽可能帮助社会多填补一些关爱的空白、服务的缺口;如何让更多被忽视、被遗忘,甚至尚未「被看见」的弱势群体得到照顾。

客观而言,随著时代巨轮不断向前,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时俱进的同时,社会所面对的挑战亦与日俱增、前所未见。时至今日论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早已不再是以前那种「开仓派米」的思维,而是要致力提供真正契合需要的适切支援。做到这一点,光「有心」还不够,更要将心比己、设身处地。

想起一个小例子︰

从1999年开始,公司每年都举办「爱心汤送暖行动」,并透过与区议员和不同社福机构合作,将一声声问候、一份份暖意传遍全港各区,让长者感受到,在他们辛劳大半生之后,没有被遗忘,依然受尊重。平心而论,一壶汤实在微不足道,但其中所传递的关怀和传承的美德却悠远绵长。将心比己,当有一天自己年华老去,也希望能如此被善待。

同样的道理举一反三、推己及人,那么创建和谐共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就不是难事……

今日的香港,经历了重重挑战之后,终于重回发展正轨;而不久前顺利完成的区议会选举,落实了地区治理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建立起一支有志为社区、为街坊做实事谋福祉的能干队伍,万事俱备,是时候「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共建美好家园,需要各个阶层、不同界别善用自身所长、携手合作,将心比己地解民之所难、所愁。新年将至,衷心祝愿人人都有好开始,香港开启新篇章!

杨松坤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