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晋 - 秋风起 三蛇肥|摩登食经

近日天气渐凉,去上环蛇王林发现他们已经关掉门市,蛇王林的蛇羹成绝响,实在可惜。

虽说中国人甚么都吃,惟只有广东人吃蛇吃得津津有味。早在唐代中国人已经把蛇胆当作药物,产蛇的地区,会把蛇胆献给皇帝当贡品。

广东人吃蛇的风气据说源于19世纪,新会盛产陈皮,广州不少成药店都有制作「蛇胆陈皮」,因此从广西进口大量活蛇。

最初有一位叫吴满的药商把取胆后的蛇送给患风湿病的街坊,并授以烹制之法。虽然不清楚煮好的蛇肉能否祛风湿,但蛇肉熬成的汤羹大家都「食而甘之」。最后吴满以「蛇王满」之名开蛇店,除了售卖蛇胆陈皮和蛇酒外,亦有用蛇肉制成的汤羹菜式,渐渐吃蛇羹的风气就流行起来。

南方人秋冬食蛇有其食疗哲学:亚热带地区夏天酷热难耐,令人胃口欠佳,导致体重减低。到了夏尽秋初,蛇为了在冬眠前争取营养会吃得特别肥壮,故此秋天吃蛇来补充夏天流失了的营养就最适合。

人称江太史的江孔殷于清末民初时乃英美烟草公司广东总代理,他极之嘴刁,且豪奢好客,「太史第」的蛇羹早就誉满食坛。1917年孙中山先生到南方开会,江太史的三公子叔颖也是议员,故此在「太史第」以蛇羹款待同僚。席间来自中国各地的宾客都不知道所吃的是蛇羹,直到宴会完结,江太史笑言大家刚才赞赏有加的菜式为蛇羹。结果食客多反胃,更有呕吐狼藉者,弄得主客不欢。自此「太史第」宴客菜单中如有蛇羹必事先声明。

刘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