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慧妍 - 健康「碳」世界|营爆生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辖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建议, 每周应摄取少于500克红肉(如:猪、牛、羊肉等)以减低致癌风险。应多选鱼类、瘦的家禽类、海产、蛋、豆腐及其制品等食物来代替红肉。正当大家或许已转投多吃白肉(如:鸡肉、鱼、海产等),少吃红肉时,不知日本核污水排放会否影响大家在食物上的选择呢?而近日天文台亦谈及本港极端的天气变化与全球气候暖化有关,不知读者们除了关顾自身的健康外,还会顾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健康吗?而在饮食上,又如何为保护地球出一分力?

为何要鼓励多菜少肉?因畜牧产品,特别是牛肉和羊肉,需要充足的土地、水和饲料等资源,所以碳排放量会较植物性食品高。因此,多吃蔬菜及可考虑多选植物性蛋白(如:豆类、豆腐)来代替肉类蛋白质,以降低个人的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如1両肉的蛋白质可以1砖水豆腐、1/3砖板豆腐、1杯豆浆或1片50克豆干、5汤匙熟红腰豆来代替。

还有,大家亦可选择本地时令农作物,以减少运输所需的能源。预早计划饮食餐单,既可减少食物浪费,又能节省金钱,亦能帮助减少生产和处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如大家喜欢吃海鲜,可选择持续来源的产品(如:太平洋沙甸鱼、青口),以支持海洋健康并减少捕捞对环境的影响。亦可选择包装最少或可易于回收的包装产品。希望大家能为这个地球出一分力!

吴慧妍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