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晋 - 鳢鱼|摩登食经

7月到京都正好遇上鳢鱼当造,市面上的料理店都在供应。

鳢鱼(はも,Hamo)我们称作海鳗或门鳝,遍布亚洲温带水域。不过日本人吃的鳢鱼是日本西部,九州大分县至近畿地方兵库县一带海域出产。每年7月梅雨结束之际就是鳢鱼最美味的时候,日本人相信长形的食材有进补功效,夏天出汗容易感到疲倦,故此日本人夏天会吃鳗鱼和鳢鱼来补充体力。8月产卵期过后鳢鱼没有那么美味,所以供应期很短。

鳢鱼在日本是高级菜式,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多骨,厨师要用特别道具处理,故此一般家庭主妇无法在家中制作,吃鳢鱼只能到食店。

古时运输不方便,京都远离海港,只有鳢鱼能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鲜活,因此鳢鱼自古以来在京都就受到青睐。

鳢鱼肉质鲜甜,但有很多幼骨,必须经过处理才可下咽。处理鳢鱼有点似《鹿鼎记》内的武功「化骨绵掌」,要把鱼骨粉碎而不会把鱼肉切得支离破碎。

切鳢鱼刀又长又锋利,而且特别重,厨师要小心控制才可以一刀切断鱼骨而不切断鱼肉和鱼皮。据说要修行8年以上的的职人才能做到「一寸につき26筋」,也就是一寸切26刀。经过处理的鳢鱼入口绵滑,入口完全感觉不到鱼骨存在。

鳢鱼有多种烹调方法:白灼、放汤、天妇罗。新鲜的鳢鱼适合用高汤汆烫,鱼皮受热后卷曲,雪白的鱼肉像一朵绽放的花朵,日本人称这种方法制作的鳢鱼为「牡丹鳢」。

在京都祇园吃了一间天妇罗店,天妇罗不怎么出色,但有一道汤是由鳢鱼骨、番茄和洋葱熬成,加入鸡蛋和鳢鱼肉,味道异常鲜美。吃过鳢鱼之后就明白为何京都人对鳢鱼这么着迷!

刘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