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 - 百变流动支援站|互动逸志

口罩令取消,标志市面全面复常,不过有些情况,还是不吐不快。

市面复常,百业待兴,可是要从疫情时的谷底反弹至原来阶段,当然要循序渐进。记得当年港府为协助顿失依靠的旅游业从业员谋生,便提供包括疫苗接种中心、隔离设施等不同工种的职位以供申请,事实上,有关措施的确有助一众旅游业从业员解决燃眉之急,值得赞许。

数年过去,随着疫情缓和,不少临时职位已经完成历史任务,唯独设在港铁站内的一个小摊位(正确名称应为流动支援站),却似是永续长存,实在教我费解。

如果大家不善忘,或会对早前有2位这样的小摊员工空闲得睡大觉的报道有点印象,这些港铁小摊的出现,应该是源于协助市民对「安心出行」应用程式的提问。但在「安心出行」功成身退时,港府虽曾公告这些支援站也会停止运作,谁料第2天贴张新海报及换上新旗帜,又变成「港康码」支援站,而负责解答疑难的,仍是那些熟悉的脸孔。我从不否定这些流动支援站的功效,也没有砸破他人饭碗的意图,但当发现支援站的主题又由「港康码」换作「电话卡实名登记」,再变成目前的「易通行」后,也不禁愈来愈怀疑有关设施的实际成本效益,以及存在可否更有效地善用公帑的想法。

在旅游业有望重回正轨及业界持续增聘人手的情况下,衷心期望一众前旅游业从业员,可以尽快重投昔日钟爱的岗位,继续发挥所长。
[email protected]
林逸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