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晋 - 马湾小巷|摩登食经

香港的饮食业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行业:不论经济寒暑,永远有人加入。过去三年疫情,很多食肆结业,亦有不少新店开张,有些经营者是因为本行做不住,把积蓄投资在一间小食店。在香港经营食肆门槛低,近年很多新手加入,不过经营食肆并不如想像中容易,不少舖头营运挨不过半年就执笠。

在偶然机会下遇上Jason,他本身在澳门工作,疫情之后无法往返两地,结果他在马湾开设一间食材店。两年之后,在食材店附近开了「马湾小巷」卖小食和便餐。小店由Jason和拍档撑起,入货、烹饪、招呼客人都由二人包办,餐牌手写在卡纸上贴在店外。食物款式不算多,主要分三类:饭、小食和炸物。小店的招牌菜有葱酱猪扒饭、葱酱鸡扒饭、炸鸡髀。Jason是烹饪门外汉,不过因经营食材店,和城中一些老字号打好关系,店内很多材料都是跟这些食肆攞货,䓤酱、炸鸡髀、烧卖都由不同食肆供应。

即使有外援,Jason也没有懒惰,笔者吃了一份「黄金拼盘」,有炸南瓜、粟米、四季豆、茄子和鸡髀菇,炸衣薄,火候恰到好处,烹调用心最重要。吃煎炸东西难免会感到有点口干,点了一杯「茶皇」,深黑色的茶带点甘味,原来茶是Jason用陈年普洱、乌龙和陈皮调成的秘方。

Jason的经营理念颇独特:「除非做得比别人好,否则就不做」,小店没有汽水,更没有奶茶咖啡,店内的菜式全部由他自己构思、搜寻食材、和供应商接洽、烹调,香港实在没有几多间食肆可以这样做。

Jason令我想起舒国治在《穷中谈吃》的一段话︰「若有一个年轻人,不想再忍受上班,决心每天烘三百个葱花面包,下午三点出炉,六点便全数卖完。再如主妇每日中午将精心调制的五十个便当拿到公园卖,半小时卖完回家,这皆是我所谓『理想的行业』,更别说对社会之贡献了。」
刘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