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强 - 拉小提琴的速度|科普空间
阿女开始学习拉小提琴,作为老爸我特别留意在YouTube上有关小朋友学拉琴的短片,很快便发现TwoSet Violin的一对孖宝Brett和Eddy。他俩明显地非常热爱小提琴,加上极为风趣幽默,连我这个看片从来不会大笑的观众也格格声笑起来,逗得小女儿也乐上好多番。
Brett和Eddy喜欢拿以下的一个拉琴概念来开玩笑:If you can play it slowly, you can play it quickly。是真的吗?有科学根据吗?第一次听到时我觉得应该把两句先后次序倒转才正确。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最快拉琴速度是Ben Lee演奏《Flight of the Bumblebee》时的一秒钟十三个音。不过,他用的是电子小提琴,不是正常木制的,而且琴有五条弦线,不是正常的四条,即是说他完全不用担心拉木制琴时要顾虑的技巧如projection和contact。
速度对音乐当然重要,但不应该为快而快,而是要配合作曲家或演奏家想要表达的东西,应快时快,应慢时慢,才是正确。连个别音也听不清楚,就算技术上真能做到超级快速,音乐会否因此而更动人?It‘s all gimmick. 上《America’s Got Talent》会更适合。现今日常生活的速度已经够快,放过音乐这样美好的东西吧,它不是斗快,大家千万不要以速度来衡量音乐。
陈家强
Brett和Eddy喜欢拿以下的一个拉琴概念来开玩笑:If you can play it slowly, you can play it quickly。是真的吗?有科学根据吗?第一次听到时我觉得应该把两句先后次序倒转才正确。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最快拉琴速度是Ben Lee演奏《Flight of the Bumblebee》时的一秒钟十三个音。不过,他用的是电子小提琴,不是正常木制的,而且琴有五条弦线,不是正常的四条,即是说他完全不用担心拉木制琴时要顾虑的技巧如projection和contact。
速度对音乐当然重要,但不应该为快而快,而是要配合作曲家或演奏家想要表达的东西,应快时快,应慢时慢,才是正确。连个别音也听不清楚,就算技术上真能做到超级快速,音乐会否因此而更动人?It‘s all gimmick. 上《America’s Got Talent》会更适合。现今日常生活的速度已经够快,放过音乐这样美好的东西吧,它不是斗快,大家千万不要以速度来衡量音乐。
陈家强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