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检疫生活新体验(二)|北漂见闻
经过十四日「管控」,笔者的居家检疫已步入尾声。回顾过去十四日,生活起居方面,笔者所在的管控区,住户可步出所在单位,在大厦内自由通行,还可落楼系屋苑指定区域散步或运动;饮食方面,只要有智能手机,不仅能叫外卖,亦能让附近超市配送各类生果蔬菜肉类,甚至可随时落单奶茶咖啡零食消夜;网购物品,如日用品、健身器具、细路仔的玩具等,亦一如往常。唯一不同的是配送员送至屋苑大门口后,须由防疫工作人员转运至各栋大厦地下大堂。
工作层面,笔者所在公司的「灵活返工」机制,与2020上半年疫情爆发之初一样,有手提电脑及互联网即可在家工作,需要时通过电话或视像会议与外界交流。闲时亦可透过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观看各类剧集和书籍打发时间。
诚然无论是生活、事业或消闲娱乐层面,现代科技已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检疫生活的不便,但十四天失去人身自由的封控或管控,对于市民精神层面的影响不容忽视。
例如屋苑封控期间,病毒检测等相关安排均通过微信群组发布信息,笔者所在屋苑的邻居群组每日聊天消息不断。邻居们起初是在群组内表达对管控的不满、投诉工作人员服务不周等,随后逐渐演变成支持和反对防疫两派人的对骂,继而转为邻居间无端的互相人身攻击。笔者稍不留神,群组内动辄就累积成百上千条新讯息,其中不乏几十秒长语音,可见住户内心的怨气与压抑无处发泄。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工作层面,笔者所在公司的「灵活返工」机制,与2020上半年疫情爆发之初一样,有手提电脑及互联网即可在家工作,需要时通过电话或视像会议与外界交流。闲时亦可透过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观看各类剧集和书籍打发时间。
诚然无论是生活、事业或消闲娱乐层面,现代科技已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检疫生活的不便,但十四天失去人身自由的封控或管控,对于市民精神层面的影响不容忽视。
例如屋苑封控期间,病毒检测等相关安排均通过微信群组发布信息,笔者所在屋苑的邻居群组每日聊天消息不断。邻居们起初是在群组内表达对管控的不满、投诉工作人员服务不周等,随后逐渐演变成支持和反对防疫两派人的对骂,继而转为邻居间无端的互相人身攻击。笔者稍不留神,群组内动辄就累积成百上千条新讯息,其中不乏几十秒长语音,可见住户内心的怨气与压抑无处发泄。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