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权 - 崩砂腩豉油捞粗|好味大过天

朝筲箕湾出发,其实心里不太踏实,担心又摸门钉,直至离远看到没有落闸,脚步才轻松起来。从前家住鲤景湾,往返阿公岩上班,敢说由西湾河至谭公庙附近两三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食肆,都几乎吃过,目睹东大街饮食战场的峥嵘岁月,为食鬼只愁有选择困难症。

案头工作往往令人忘记昼夜,却不会令人忘餐,反而愈绞脑汁愈容易肚饿,须在争分夺秒间挤一点时间来抚慰五脏六腑,只能就近去东大街,加上不想动脑筋,一支箭就去安利外卖切腩片头豉油捞粗。是的,十次有十次都是吃它,如果那一天要填肚,就加一碗净鱼蛋。

由打工转为个体户,以及搬离东区后,筲箕湾变得颇遥远,想吃安利都要专程而来。几个星期之前,忽然心瘾大作很想吃清汤腩,可恨在九龙城街市李辉记买来的崩砂腩早已吃清光,想也不想便朝东大街去。怎料安利大闸落下,那天不是安利惯常休息的星期四,也没理由挨不过疫情而关门大吉,为甚么大闸贴上停业通告,结果抱住落寞的心情到电车总站附近的麦当劳买个猪柳蛋汉堡算了。

这天中午前,给自己一个理由重临筲箕湾,去金华街街市买鱼买本地番薯嘛,顺路去探视安利的虚实,灯光火着,太子女在店内两头游,当然兴师问罪。谜团解开,因为屠房停开多日,无牛供应。安利虽以鱼蛋起家,但后来清汤腩之名不胫而走,是镇店双响炮,缺一不可。没有牛腩加上严格的限聚令,索性关门。

时间尚早,最抢手的崩砂腩果然仍有供应,实属不二之选。看着放在豉油色油润粗面上层次分明的崩砂腩(见图),自觉双眼放光,口水几乎夺腔而出。
梁家权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