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护航——无声无息的心肌梗塞

  早前,五十多岁的李女士(化名)突感浑身不自在,肩膀持续酸痛,不时呼吸困难,躺下还想咳嗽。过了两周无改善,于是求医。检查期间,医生发现她曾发生心肌梗塞,其后为她做通波仔手术。
  谈起心肌梗塞,也许不少人联想到胸痛、胸闷等典型征状,事实上,部份患者和李女士的经历相似,病发时征状不突出,如胃痛、咳嗽、冒冷汗、肩膀及手臂酸痛等,他们未必察觉与心脏有关;此外,不少心血管病患者患糖尿病,他们的感觉神经或遭受破坏,因而完全感觉不到痛楚。
  心肌梗塞一旦延误处理,心脏肌肉便可能因供血不足坏死,可能引起心室过速或纤颤,严重可致命。
  既然心肌梗塞或无声无息,市民如何及早发现?大家须明白,心血管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往往源于血糖、血压、胆固醇失控,或与家族遗传相关。因此,三十岁或以上人士即使没有病征,亦应定期检验以上指标,若患有三高,医生根据个别情况,处方药物或安排进一步检查。
  曾患心肌梗塞的人士,应透过生活和药物防止复发。生活方面,患者饮食应遵从低糖、低盐、低脂肪原则;如心脏功能已稳定,可做适量中等强度运动。患者应按医生指示服药,医生通常处方一年的双抗血小板药,如有需要,会考虑额外延长服药时间至最多三年,以减低复发机会。患者切勿自行停药,并应按指示服食其他处方药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预防及治疗方法,都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风险。如有疑问,请向主诊医护查询。
  此栏目由英国阿斯利康药厂赞助
心脏科专科医生 蔡文俊
为生命护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