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食经——鲤鱼

   记得年幼时到某个长辈家中拜年,他总是养了一盘鲤鱼,长大后才知那不是他的宠物,而是晚餐。鲤鱼生命力强:产量大、杂食性、成长快。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存活,放在水缸中,喂食厨余也可以存活数星期。故此原产于中国的鲤鱼在罗马帝国时期已经传到欧洲,令当时欧洲人的饮食更多样化。
  人类把鲤鱼带到世界不同角落,不过并非每一个民族都爱吃牠,只有中国人和犹太人钟情于这种多骨的淡水鱼。犹太教禁止在安息日挑鱼骨,但鲤鱼的骨含有丰富胶质,经过熬煮、浓缩和过滤后会形成美味的鱼冻啫喱,鱼皮可以塞料继承传统犹太鱼丸冻,卖相有点似我们的酿鲮鱼。
  对于广东人来说,秋冬时期的鲤鱼最好吃,吃鲤鱼以鲤鱼公为佳,最经典的制作就是「姜葱煀鲤」。根据「特级校对」陈梦因先生记载,姜葱煀鲤是上世纪初民国首任行政院院长谭延闿(字无畏)的厨师曹四的名菜,尊称此菜「畏公鲤鱼」为纪念。虽然谭氏是胡南人,但其尊翁在清末居广州多年,故湘厨曹四学会制作广东菜,而这道「姜葱鲤」的秘诀是「食之柔嫩如半熟蛋」。
  今时今日养殖淡水鱼多用激素催谷,身形肥大却没甚么味道。肇庆出产的文件(读音:庆)鲤仍然以传统方法饲养:农夫把鱼养在多个独立池塘中,部份池塘会把水抽干,让阳光消毒泥土,冬季会撒下小麦种子,夏季会撒下稻米种子,待禾苗或麦草长大至腰间便会注水,把鱼放进去饲养。鱼吃下这些天然的饲料,鱼肉带有果实和青草的香味。
  文鲤的肉质和味道比很多海鱼还捧,可惜香港买不到,真想试试用文鲤制作姜䓤煀鲤。
刘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