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辉 - AI旅游规划陷阱 | Alex聊AI

  人工智能(AI)为旅行规划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但随之而来的「虾碌」经验也层出不穷。AI或会为你推荐一间早已结业3年的米芝莲餐厅,又或是在地图上标示出一间只存在于网络世界的「隐世咖啡店」,更曾有游客按AI建议,在日本弥山山顶欣赏日落,却发现AI提供的缆车关闭时间完全错误,导致被困山顶。

  这些「中伏」个案并非偶然,其根源在于技术的内在限制。ChatGPT这类通用大型语言模型(LLM),本质上是一个基于海量旧数据训练出来的「通识专家」,知识渊博但缺乏对真实世界即时、准确数据的掌握。因此可能提供过时的签证或航班资料,令你的整个行程受阻或延误。

  然而,除了资讯陷阱,AI旅程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即使AI能提供完全准确的资讯,安排一个绝对顺畅的行程,这种「完美」本身或许就是一个陷阱,将本应充满未知的探索,变成一张按表操课的清单,扼杀了旅行的惊喜。

  AI建议是数据分析后的「最佳答案」,它会忽略天气、文化背景,以及作为旅客最基本的体力考虑,将行程排得密密麻麻,让一趟本应放松的旅行,变成疲于奔命的「打卡」任务。更重要的是,AI能列出高评分餐厅,却无法预知你在巷弄中偶遇的小店,老板会多么热情好客;也无法计算出,你在迷路时会发现怎样的迷人风景。

  真正的平衡点,在于善用科技的便利,同时保留自己的直觉与好奇心。我们可以让AI处理繁琐的资料搜集,但最终的行程应由自己决定,并在时间表上「留白」,给予随心而行的空间。毕竟,那些无法被演算法预测的经历,才是我们一次次踏上旅途的真正理由。

企业财务总监
张家辉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