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辉 - AI与国产晶片未来 | Alex聊AI

  近日,DeepSeek悄然于深夜发布V3.1新模型,标志AI领域又一重要进展。V3.1直接面向智慧体的进化,在工具使用和智慧体任务中进行显著强化。新模型更具备切换深度思考和非深度思考的切换功能,展现高度灵活性。

  笔者最关注的,是DeepSeek明确表示,此模型是专为即将推出的下一代国产晶片而设计。这可谓是AI业界首次官方宣布与国产晶片的深度结合,令人瞩目。

  市场上关于国产晶片的传闻早已甚嚣尘上,尤其是华为升腾晶片最受关注,据悉将是高制程的算力晶片,采用了堆叠技术,性能可望大幅提升。过去数月,内地多间算力晶片的厂商股价飙升,例如寒武纪市值已是非常高。更重要的是,这些晶片实现了全流程在中国大陆生产,突破了以往技术封锁的限制。这一进展不仅彰显了国产技术的崛起,也让国际晶片巨头备受压力。辉达创办人黄仁勋多次到访中国,坦言国产晶片面世后,其产品将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

  对业界而言,这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当前算力晶片价格高昂且供不应求。若国产晶片在未来两三年内成熟并实现大规模生产,价格有望显著下降,大幅降低使用者的成本。这将推动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普及,促进经济与社会的数码化转型。

  另一则新闻也同样值得关注,中国内地的用电量近期屡创新高。除了今年夏天异常炎热外,AI对不断增加的算力需求也让电力消耗量激增。

  AI所带来的改变,已不仅是在软件领域,同时带动了晶片制造、电力供应及基础设施建设。长远来看, AI发展的核心竞争在于晶片技术与能源供给之争。

张家辉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