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凡 - 不宜持续追低美元 | 汇市焦点

随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立场反复多变,市场对关税的担忧降温,导致美元指数再度于110左右遇阻,并重新回到108下方。美国1月ISM服务业指数低于预期,令美国国债收益率回落。这也增强投资者获利美元长仓的理由。若美元指数失守107.00至107.50,那么下一个值得关注水平将是106.00至106.50。

  然而,鉴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常常前后矛盾,笔者认为目前判断关税战已告一段落仍为时过早。首先,特朗普仍有机会在3月初落实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25%关税。其次是自美国于2月4日正式对中国加征10%关税以来,中美元首尚未进行通话,未来更不排除关税被进一步上调的风险。第三是美国新财长曾表示支持普遍关税,而总统特朗普更表示关税将远高于2.5%,并必定会对欧盟加征关税。上述一系列关税风险一旦升温,特朗普因素(美元走强的关键驱动力)将重新获得动力。另一个驱动因素是联储局不那么鸽派的立场,也在1月底的央行会议后得到印证。 因此,美元虽有所回落,但笔者并不热衷于持续追低美元,反而更倾向维持乐观展望。至于美元下行空间有限,或主要反映在对关税风险敏感及经济基本面疲软的货币上。

    从关税风险的角度来看,一旦特朗普对中国和欧罗区采取更激进的关税立场,人民币和欧罗都可能回吐近期涨幅。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虽然欧罗区和英国的1月PMI数据均强于预期,但仍弱于美国1月PMI,反映美国经济保持相对强势。此外,欧洲央行官员的鸽派言论表明,当局今年减息幅度可能大于联储局。英国的财政担忧亦挥之不去。因此,欧罗兑美元和英镑兑美元的上涨空间可能分别限制在1.05至1.06和1.25至1.26。

判断关税战结束为时过早

  相较之下,瑞士和中国的经济前景更黯淡。瑞郎的相对强势打压了瑞士的通胀和出口,进而拖累整体经济。因此,瑞士央行行长表示不会回避利用外汇干预来实现瑞士央行的政策目标,并重申若需要将重新实施负利率政策。总体而言,笔者的基础假设是瑞士央行保持鸽派立场。因此,即使关税风险引发的避险需求可能为瑞郎带来短暂支持,美元兑瑞郎仍可能继续在0.8950至0.9000 处找到支撑,下一个支持位则是200日均线 (0.8830)。笔者保持看升该货币对的观点,回到0.91至0.92区间料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方面,持续的通缩和房地产危机这个双重打击已令中国经济相当低迷。去年9月的「组合拳」刺激措施的作用似乎已消退,因为1月中国官方和财新PMI都开始转弱。由于中国仍需要时间及更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宽松政策(可能要到3月的两会才宣布)来提振疲弱的经济,在经济复苏前,中美收益率和经济增长料将保持较大差距,从而继续利淡人民币。对于美元兑离岸人民币,笔者预期除非该货币对跌破重要支撑位7.2193(200日均线)和7.2227(100日均线),否则不会逆转为下行趋势。若中美关税战升级,同时中国央行放开人民币中间价,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更可能上试7.40的关口。

星展香港环球市场策略师
李若凡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