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凡 - 人币升势料难持续 | 汇市焦点

上周,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跌至2023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人民币表现优异主要归因于中国出口商恐慌性抛售外汇。 

  过去几年,鉴于美元走强和美元利率上扬,中国企业和居民一直在囤积外币,尤其是美元。关于中国企业外汇持有量,市场估算差异很大,从2000亿美元到2万美元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7月,彭博数据显示中国结汇比率(银行代客涉外外币收入中银行代客结汇的比例)为61.1%,低于5年平均值65%。如果人民币前景改善,该比率可能会上升,并趋近5年平均值。

  9月FOMC会议之前,市场聚焦一系列美国重要经济数据(尤其是就业数据)。若数据为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提供依据,美元指数可能急跌,下试近期低位100.50/60左右,甚至去年7月低位99.50/60左右。这可能会引发中国出口商和居民的另一轮外汇抛售,从而导致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跌向7.07,甚至7.03。

中美息差仍较大

  然而,短期内,人民币的升值似乎都不太可能持续。原因包括以下两个:第一是中美国债收益率将保持较大差距。具体而言,为了提振低迷的经济(8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意外下降),中国央行预计将进一步放宽政策。在此情况下,即使联储局如笔者预期般从现在到2025年底总共减息6次(150个基点),美元利率仍将高于人民币利率。因此,除非美元指数直线大幅下跌(这并非笔者预测的基本情形),否则负利差可能会阻止外国投资者或中国出口商/居民积极增加人民币长仓。 

人行推升人币  逼切性较低

  第二是中国人民银行推升人民币的逼切性较低。由于内需低迷和房地产行业陷入困境,中国经济成长目前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然而,无论谁赢得美国大选,美中紧张局势都将持续下去,而越来越多的国家提高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因此,中国人民银行不倾向人民币过于强势也无可厚非。如有必要,央行甚至可能采取措施遏制人民币单向升值。措施可能包括:设定较弱的人民币中间价;提高外汇存款准备金率(FX RRR);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至0%等。 

  简言之,我们预期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将在7.0000至7.2500范围内呈现较高的双向波动。

星展香港环球市场策略师
李若凡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