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鱼 - 村屋买卖(二)|非鱼论市
上回讲到丁屋有标准的规定,当屋主将村屋建成后,便可以向地政署申请满意纸(Certificate of Compliance)。满意纸的内容相当简单,大致就是「署方认可某土地上根据土地批约完成建筑物」,因此如想了解某村屋的规格,还是要查阅土地批约。
一般来说,村屋的建成日期以满意纸的签发日期为准,在土地注册纪录内,该日期会列在「文书日期」一栏。可是满意纸并非必须注册在土地注册纪录上,而只是保留在楼契内。假如单位有按揭,楼契便会保存在银行,想查阅满意纸就要向银行取契。因此在购买村屋时,可考虑在取到契后自行保留一份副本,或指示律师楼将满意纸注到查册上,将来卖楼时可方便准买家确认满意纸的签发日期,以查证楼龄。
香港寸金尺土,大多数的设计师都会用尽每一吋容许的面积,同时为了方便摆放家具,大多数村屋都设计成呈长方形。有些时候,由于土地形状不规则,设计师又想尽建楼面面积或迁就座向,部分村屋可能呈曲尺形或梯形。
有些屋主亦会有大胆的想法,只要符合规定,不超过所限的面积、高度等亦无不可,只要取到满意纸就可以了。笔者就曾经参观过以下几个特色村屋。
论最大开眼界的村屋,算是一间舍弃室内面积,造出大阳台的顶层户。屋主设计了上复式,即二、三楼连天台。二楼是平常的设计,以内置楼梯上三楼。三楼设计则相当特别,可能屋主喜欢推开露台门就有一个大阳台,所以将露台门向后缩,连层变成600方呎的室内空间及100方呎的阳台,当连上露台后就形成一个近150方呎,没有上盖的大阳台。
间隔设计千奇百趣
另一类比较常见的是将二楼部分楼面缕空,地下客厅变成2层楼高,以便安装大型吊灯。二楼向着缕空部分留下一条走廊,可居高临下望到客厅情况。如此一来牺牲可用面积,但单位气派就生色不少。
亦有一些户主牺牲正门的小小空间,把正门位置向后缩,留出一个以二楼楼面为上盖的玄关空间,当下雨天回家或出门,可在门外轻松整理雨具等。门外仍亦可放置鞋柜、储物柜或停泊单车等,实际上没有浪费多少空间。
以上设计都没有违反700方呎的土地上盖面积上限,亦没有违反露台及露台上盖的限制。不过要留意的是,由于村屋楼宇设计不用向屋宇署入则,单位的原设计图亦不一定有放在契内,因此非常规设计的村屋,或其他室内间隔改动,究竟是当初建屋时的设计,并由地政验收,还是在建成后改建,就难以从楼契内查证。
星之谷按揭转介及移民顾问
子非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