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凡 - 美汇指数重回100上方|汇市焦点
自从7月7日以来,美汇指数急速下跌连跌多日,跌幅更超过3.5%,创去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的99.5左右。美汇指数急跌原因主要是,美国一系列重要经济数据包括6月非农就业人口增长、6月CPI和6月PPI一致逊于预期,令市场期待联储局7月将进行最后一次加息,从而导致美国国债孳息率显著回落。
由技术分析的角度,首先美国CFTC美元非商业合计净长仓规模,于去年6月创2017年3月以来最高,随后显著减少。由于美元净长仓并非过多,投资者集中解除长仓而加速美元跌势可能性也不大。
其次美元急跌之后,14天RSI一度跌至30以下,反映超卖迹象,这也减少美元持续急跌的可能。基本面方面,美国7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以及1年期和5至10年期通胀预期超乎预期,提醒市场美国通胀率可能比预期更加居高不下。换言之,美国经济数据并非一致利淡美元。
事实上,美国最新失业率回落至3.6%低位。另外,美国6月核心通胀率仍高达4.8%,远超当局2%的目标水平。由于美国去年6月通胀率达到几十年高位的9.1%,今年6月通胀显著回落并非超乎意料。考虑到近期油价有所反弹,再加上高基数效应将逐渐消退,通胀率会否反弹,仍有待观察。就目前仍稳健就业市场,以及远高于目标核心通胀率的情况来看,美联储有充份的理由保持偏鹰派立场。而近日美联储官员也确实继续表示支持进一步加息。
中期下跌风险值得关注
其他方面,由于美汇指数当中欧罗和英镑占比较大,欧罗和英镑显著走强,一度增添美元的下行压力。不过,近期欧洲央行官员发表不太鹰派的言论。而英国6月通胀率更显著回落至超过一年低位的7.9%。欧罗和英镑随即回吐升幅。
因此投资者没有持续追低美元,反而在本周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前,选择获利立场,从而带动美汇指数回到100上方。
展望本周,若美联储如期加息之后,再次提醒市场加息周期尚未结束,市场或不至于持续增加对美联储转鸽的押注。届时,美国国债孳息率可能从低位反弹,从而为美汇指数带来进一步的支持,并可能上试100天(102.6)和50天(102.69)移动平均线。
至于中期走势,总结近期美元表现,可见当出现利好因素时,美汇指数未能回到早前的高位。而当出现利淡因素时,美汇指数轻易跌穿早前的低位。因此,尽管近期美元有所整固,但中期而言,随著美元的利率优势逐渐减退,美汇指数中期下跌的风险值得关注。
星展香港环球市场策略师
李若凡
由技术分析的角度,首先美国CFTC美元非商业合计净长仓规模,于去年6月创2017年3月以来最高,随后显著减少。由于美元净长仓并非过多,投资者集中解除长仓而加速美元跌势可能性也不大。
其次美元急跌之后,14天RSI一度跌至30以下,反映超卖迹象,这也减少美元持续急跌的可能。基本面方面,美国7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以及1年期和5至10年期通胀预期超乎预期,提醒市场美国通胀率可能比预期更加居高不下。换言之,美国经济数据并非一致利淡美元。
事实上,美国最新失业率回落至3.6%低位。另外,美国6月核心通胀率仍高达4.8%,远超当局2%的目标水平。由于美国去年6月通胀率达到几十年高位的9.1%,今年6月通胀显著回落并非超乎意料。考虑到近期油价有所反弹,再加上高基数效应将逐渐消退,通胀率会否反弹,仍有待观察。就目前仍稳健就业市场,以及远高于目标核心通胀率的情况来看,美联储有充份的理由保持偏鹰派立场。而近日美联储官员也确实继续表示支持进一步加息。
中期下跌风险值得关注
其他方面,由于美汇指数当中欧罗和英镑占比较大,欧罗和英镑显著走强,一度增添美元的下行压力。不过,近期欧洲央行官员发表不太鹰派的言论。而英国6月通胀率更显著回落至超过一年低位的7.9%。欧罗和英镑随即回吐升幅。
因此投资者没有持续追低美元,反而在本周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前,选择获利立场,从而带动美汇指数回到100上方。
展望本周,若美联储如期加息之后,再次提醒市场加息周期尚未结束,市场或不至于持续增加对美联储转鸽的押注。届时,美国国债孳息率可能从低位反弹,从而为美汇指数带来进一步的支持,并可能上试100天(102.6)和50天(102.69)移动平均线。
至于中期走势,总结近期美元表现,可见当出现利好因素时,美汇指数未能回到早前的高位。而当出现利淡因素时,美汇指数轻易跌穿早前的低位。因此,尽管近期美元有所整固,但中期而言,随著美元的利率优势逐渐减退,美汇指数中期下跌的风险值得关注。
星展香港环球市场策略师
李若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