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舜 - 内房格局已在改变|环球楼市观望

6月25日,市传长实集团已与汇丰接触,意图收购龙光与合景泰富合作开发的「凯玥」专案相应债权。该笔债权的规模大约102亿,而「凯玥」专案货值则约300亿港元。如果一旦收购成功,很可能造成两间内房的境外债务重组失败。明显长实是对两间出事的内地房企的精准围猎。一幅「食硬你」已经没有还款能力,联同债权人共同施压。

随著内房流动性困境进入第四年,行业系统性风险基本已经出清,精明的猎手也开始纷纷出动。除了长实这种「趁你病、攞你命」的做法,内地地产行业的收割也开始变得频繁。前两年,由于行业形式不明朗,风高浪急之下,各方对资产价值的评估体系不统一,收并购的性价比低、风险性却相当高,因此,不少内房都暂停了收并购工作。但从今年的市场情况和内房动态来看,国家队已开始对收并购的态度已经发生转变。6月份,绿城在股东会上表示,房地产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到今天为止大概率已经出清完了,行业的低谷已经走完了。绿城将会重新启动收并购的工作。年初,华润置地董事局主席李欣在内部讲话中也提到,今年要积极、审慎、高效推进收并购。事实上,自从去年年底监管层重启了房企股权融资,支持涉房企业开展并购重组以来,不少国资背景的开发商在收并购方面已经明显加速。

目前来看,去年底在股权融资方面的5条优化措施,正在发力。融资管道宽松、多元,国央企和头部房企获利最明显,将加快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速度。除了房企收并购加快,今年,内资的典型代表活保险资金,也开始重回不动产投资。今年上半年,险资出资频率也明显提升。5月以来,平安人寿不动产投资专案的出资动态就多达8笔,新增出资金额合计超38亿元。而从险资投资的目标来看,也有着明显的「抄底」心态。之前险资投资房地产,更热衷于上市房地产企业的股权。但是今年以来,开始更聚焦物权的获取。因为经过几年的深度调整和增量规模见顶,相较于上市房企股权的低预期,现在物权价格已经跌入谷底,性价比非常高。只要经济继续保持中速增长,预期回报就有保证。
环球楼市评论人
郑伟舜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