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创科生态圈捕捉创新先机
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支援新产业发展与现有产业进步及转型的条件及要求变化得愈来愈快。 创新科技(Innovation & Technology),是「创新」(Innovation)概念中的一环。坊间对「创新」的定义有数百种说法,共通点在于「创新是不断改进及实施能力」。创新精神近期受到各界关注,在于世态不停转变,科技发展迅猛。一地的人、市场、经济需要适应急速转变的环境,要保持竞争力,创造新机会,就需要创新。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全球创新指数2022》,香港整体排名14,落后日本、中国内地、新加坡及韩国等亚太地区。要急起直追,政府在政策上,领头发挥「政策创新」,如放宽「科技人才入境计划」、设立「产学研1+ 计划」及研究在大埔创新园建第二个先进制造业中心等等。
香港政府较早前公布《香港创科发展蓝图》,作为未来五至十年创科规划制定方针及策略,其中「完善创科生态圈,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方向与房地产规划及建造息息相关。
万丈高楼从地起,发展创新科技,土地不可缺少。薄扶林数码港、白石角的科技园及其他创新园现时共提供850万平方呎的创科楼面面积。唯这些现有设施,并非直接对应未来创科龙头园区式产业设施的要求,而相关蓝图策略,均集中在中长期的土地供应,例如北部都会区的「新田科技城」和「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以及「科学园—数码港扩建工程」。在未来五年,香港政府能提供的工业及创科用地只有330万平方呎。在变化急速的创科市场环境,要配合市场步伐,仍要思考如果优化及加快旧式工业及农地更改用途的程序,释放私人企业能更快捕捉市场先机的力量。
可探索外地成功例子
另一边厢,政府亦可考虑对科技城及科技园土地用途及地积比等元素加入新的调控,并缩短土地批出的年期,让政府可不时审视不同产业发展对土地及产业设施的要求,并在土地租期完结再招租时可充分利用珍贵土地资源,完善整个产业生态圈。
2023年3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