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商投地发展 首要计掂盘数 

本港与内地全面通关后,市场憧憬经济环境将持续好转,可是最近卖地成绩仍未如理想,早前新地以约47亿港元投得洗衣街大型商业地皮,由于中标价远低于市场估值,因而被批评为贱卖土地。依笔者看,城市须发展土地去满足社会殷切需求,不能因担心市况低迷影响入标价而停止卖地,同时政府卖地有既定准则,卖地有底价,只有价钱合理才会推售。更何况,虽然洗衣街地皮位处黄金地段,但是工程复杂且需时较长,因而拖低地产商出价意欲,此亦不足为奇。

洗衣街大型商业地皮「晒太阳」多年,惟因位于区内「心脏」地带,并会影响油旺区的重建规划及未来发展,因此须及早批出及展开工程。早在今年2月中,该幅地皮的估值约56.4亿至109.7亿港元,估值下限较去年初大幅回落近7成,而今次中标价再较最新市场估值下限低约16%。大家或将此归咎于市道不景气,地产商对投资前景仍抱审慎态度,令「心急」卖地的政府愿意低价批出。

老实说,地产商拥有丰厚资源及经验,因此由他们承建当中的公营及社区设施,效率或较政府自行兴建高。惟对他们而言,发展土地是一门生意,最重要是「计掂数」。上述地皮面积庞大,而且建筑周期长,新项目预计于2030年落成,须支付高昂利息,加上中标地产商须依图则兴建多层地库,地库的建筑成本相对高昂,工程费用不菲。此外,他们亦须为政府兴建约10万方呎的交通交汇处和社区会堂等设施,大大增加了建筑成本。

由此可见,只有财力较雄厚的地产商才有能力承接此工程,而且考量整体建筑成本后,投标价较低亦属正常,而在洗衣街地皮附近座拥新世纪广场及帝京酒店的新地,投得地皮发展后,便尽享区内物业的协同效应,此亦成为其投地的重大诱因。

正如发展局陈述,洗衣街用地不单提供商业楼面,亦为长远的经济发展做好准备,若硬要等到市况好转才出售,再施施然兴建大量社会设施,实有违政府增加土地供应去照顾社会所需的宗旨,亦阻碍了城市的长远发展。

2023年3月16日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