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嘉豪 - 留意中资医疗设备股|花旗看天下

过去短短一个月恒生指数及国企指数累积显著反弹逾两成,短线反复回吐亦属合理。憧憬内地提高防疫措施弹性,加快重新开放推动经济复苏,有机会在未来6至12个月继续带动中资股估值回升,所以在明年的环球资产配置上,仍可多留意中国股票。除了为复苏作部署,投资者更可结合评估未来势不可挡大趋势的潜力,挑选值得投资的中资股行业,当中医疗设备及科技股份备受关注。
有望在全球发挥更重要作用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前景广阔,有望实现高增长,并在全球发挥更重要作用。根据国际研究机构数据,到2025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预计将占全球市场份额17%左右,高于2020年的14%,2020至2025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对全球市场的增长贡献或达到四分一。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由设备和消耗品组成,正处于稳健增长轨道,预计到2025年市场将从2022年的9920亿元人民币增至12950亿元人民币(以出厂价格计算),年复合增长率或达到9.3%。

去年中国医疗机器人及医学影像市场规模估计分别达100亿元及420亿元人民币,其他医院用设备市场规模为2130亿元人民币;家用设备市场规模预计为1850亿元人民币。当中医疗机器人市场仍由国际品牌主导。医用耗材方面,去年心血管、骨科、神经血管、心脏瓣膜市场规模估计分别为260亿、410亿、90亿、70亿及10亿元人民币;其他高值耗材市场规模约为1030亿元人民币,低值易耗品市场规模估计为1160亿元,国内企业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当中以心脏瓣膜市场预计增长最快,2022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或达65%,机器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亦有机会达到42%。目前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大部份收入来自中国,反映他们在拓展环球市场方面仍具备巨大潜力。

最近我们还看到其他支持政策,例如用于更新医疗设备的援助贷款(今年9月),支持医疗设备行业的可持续增长。通常,常规医疗设备的采购资金来自地方或中央政府的财政拨款,以及医院自身的经营现金流。估计2022年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资助或增加,公共财政预算资助的公立医院支出按年增长74%,这是财政拨款的一部份,每年由国家衞健委提出。政府的财政拨款总额从2010年的880亿元人民币,在2010至2021年以年复合增长率10%,增加至2610亿元人民币。2021年的异常下降是受疫情拖累,政府资金应在未来反弹。内地加快财政新型基建投资,亦有机会拉动医疗器械需求。今年首十个月公共卫生财政总支出按年增长15%,增长潜力强劲。
花旗银行投资策略及环球财富策划部主管
廖嘉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