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嘉豪 - 本地银行股业绩期重点|花旗看天下

香港银行股本周陆续公布业绩。第五波疫情爆发影响香港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并可能导致更高的预期信贷损失准备金。地缘政治冲突拖累市场波动加剧,惟同时推动了固定收益、外汇及大宗商品交易活动,或可抵销部份宏观经济放缓不利影响。我们预期的正面因素,是本季度香港银行的净息差有望扩大。随著联储局未来12个月继续加息,银行净息差普遍存在上行空间,这是我们对香港银行股继续持积极立场的关键原因。

过去一季银行业经营充满挑战,其中手续费收入停滞。上季港股日均成交约1460亿港元,按年减少35%,反映经纪费用下降。与此同时,恒生指数走势向下。市场气氛转淡,投资产品分销业务(主要是销售互惠基金)收入可能疲软。疫情之前升温,香港约有一半银行分行在2月和3月初暂停营业,亦可能影响面对面的财富产品销售(例如:保险)。我们预测部份大型银行第一季手续费收入或按年减少逾三成。另外,业界或面临信贷成本上升。
宏观环境转差 信贷损失或增

花旗将香港今年经济增长预测,由年初的3.8%削至2.2%,2月失业率也升至4.5%的五个月高位,按月上升0.6个百分点。由于宏观环境转差,大家要有心理准备,香港银行股信贷损失或略为增加。

今次业绩亮点或可留意息差走势,一个月期本港银行同业拆息按季上升8个基点,香港银行股的净息差应该开始扩大。目前银行股估值似乎仅反映到2024年联储局或加息5次,每次25个基点,远低于联储局利率点阵图暗示的,单计今年潜在7次加幅。

亚洲银行股过往在加息周期中表现良好,香港银行股对美国加息最为敏感。然而,在疫情后的复苏周期中,香港银行股表现,仍落后于区内大多数银行股。由于联储局在3月加息25个基点,并且预计会陆续有来,我们看好香港银行的净息差和资产收益率的上行空间。假设联储局2024年的最终利率加至2.5%,我们预计香港银行股的净息差,有望超越2019年水平,资产收益率或从2021年的单位数水平,改善至13%至14%。不过,投资者同时要警惕,内地和环球经济前景对香港银行的贷款增长、手续费收入和资产质素,目前仍可能构成压力。
花旗银行投资策略及环球财富策划部主管
廖嘉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