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解码|红筹加速回A 内需股看高一线
红筹一哥中移动(941)上周三(1月5日)终「回家」,返到A股主板挂牌,此前股价率先炒高。有分析认为,「红筹回A」有望成为今年投资主题,故不妨在红筹中寻宝,惟选股难度高,宜等传出好消息才动手;另一策略是从行业埋手,受惠「消费升级」的内需股秤高一线,内房板块则不妨吼实债务低、具央企背景的房企。
记者 袁国守、尹琛
在港上市24年后,中移动回到A股上市,上周三以发行价57.58元人民币,在上交所主板挂牌,相比「回A」前港股收市价48元(约39.13元人民币),存在近五成溢价,成为首只登陆A股主板的红筹股。回A前,中移动在港股价走高,过去1个月累涨逾6%;回A当天,在集团宣布将回购H股利好消息支持下,创1个月新高,见51.5元。
有分析预料,「红筹回A」将成为今年投资市场一大主题,投资者不妨从红筹中寻找潜在回A个股,当「好事」正式传来,相信势有一番炒作。致富证券董事暨证券业务部主管郭家安表示,「红筹回A」将会是今年新股主题之一,但势头未必太大,中概股回归仍将占首席之位。他预期,如首批龙头回A顺利,其他红筹股亦可能「跟风」,预计会利好整体「回家」气氛。
憧憬润啤北控水务回A
光大新鸿基证券策略师伍礼贤亦表示,根据过往经验,本港上市公司回A前有一段炒作期,因A股招股定价通常存在明显溢价,令本港上市股份变得抵买。然而,他指出,以中电信(728)为例,回A前两个月累升约两成,惟A股上市后在港挂牌股份回落一成,中芯(981)亦在回A后下滑,而近期大市较弱中移动仍偏强,故目前未必是买入中移动最好时机。至于中移动A股,挂牌首天,曾较招股价高一成,惟其后升幅收窄,全日仅升0.52%。
若有意炒回归A股概念,伍礼贤建议待个股公布消息后才部署,因红筹股众多,未有消息前只如同大海捞针,另一选股指标是拣AH股差价大的股份。他认为,同属电讯股的联通(762),憧憬炒回A的机会较细,理由是内地已有一只非同一主题的联通A股,假如回A会引起同名问题。
此外,伍礼贤指出,虽然内地监管较去年宽松一点,惟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控中,所以预期内房股如润地(1109)回A的机会较低;反观,北控水务(371)及润啤(291)回A股的可能相对高。可是,他提醒,2021年A股波幅较细,企业未必想在这段时间融资,当A股表现较好,回A的意欲才会增加。
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副主席郭思治坦言,回A概念较难炒,因旧经济股给市场的憧憬有限,况且A股和港股始终是两个市场,以刚回A的中移动为例,即使A股定价较高,内地投资者可「贵买贵卖」,不用来港买中移动,故回A概念通常只能稳定H股,而非带动大幅上升。不过,他补充,因中移动回购H股,对其股价起提振作用。
假如想捕捉潜在回A红筹,郭思治建议留意规模较大、业务定位清晰的股份,例如内需股蒙牛(2319)和润啤年内可睇高一线。他指出,内需市场庞大,拥有十几亿人口,且中央政策不会打击内需行业,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下,料持续获政策扶持。他认为,就算不计回A因素,仅从基本因素看,内需股已值得看好,特别是受惠「消费升级」的个股如蒙牛及润啤,而基建股则宜「等一等」,待有利好政策出台始部署买货。
尽管中国房地产市场仍处调控期,部分内房更面对债务问题,但郭思治认为,个别大型内房如润地和中海外(688)则「不用担心」,原因在于两者具央企背景,债务亦不高。再者,内房上周五传来利好消息,据内地财联社引述消息指,针对陷入流动风险企业项目的承债式收购,相关并购贷款不再计入「三条红线」,消息刺激多只大型内房股飙升,中海外及润地分别抽高9%及7.3%。市场气氛回暖下,恒指上周五急升420点或1.82%,收报23493点。至于老牌红筹如越秀地产(123)及北京控股(392),郭思治指,回A与否,视乎省市政府决定,由于本身债务不高,「无古仔做」,投资者不宜存在太多憧憬。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记者 袁国守、尹琛
在港上市24年后,中移动回到A股上市,上周三以发行价57.58元人民币,在上交所主板挂牌,相比「回A」前港股收市价48元(约39.13元人民币),存在近五成溢价,成为首只登陆A股主板的红筹股。回A前,中移动在港股价走高,过去1个月累涨逾6%;回A当天,在集团宣布将回购H股利好消息支持下,创1个月新高,见51.5元。
有分析预料,「红筹回A」将成为今年投资市场一大主题,投资者不妨从红筹中寻找潜在回A个股,当「好事」正式传来,相信势有一番炒作。致富证券董事暨证券业务部主管郭家安表示,「红筹回A」将会是今年新股主题之一,但势头未必太大,中概股回归仍将占首席之位。他预期,如首批龙头回A顺利,其他红筹股亦可能「跟风」,预计会利好整体「回家」气氛。
憧憬润啤北控水务回A
光大新鸿基证券策略师伍礼贤亦表示,根据过往经验,本港上市公司回A前有一段炒作期,因A股招股定价通常存在明显溢价,令本港上市股份变得抵买。然而,他指出,以中电信(728)为例,回A前两个月累升约两成,惟A股上市后在港挂牌股份回落一成,中芯(981)亦在回A后下滑,而近期大市较弱中移动仍偏强,故目前未必是买入中移动最好时机。至于中移动A股,挂牌首天,曾较招股价高一成,惟其后升幅收窄,全日仅升0.52%。
若有意炒回归A股概念,伍礼贤建议待个股公布消息后才部署,因红筹股众多,未有消息前只如同大海捞针,另一选股指标是拣AH股差价大的股份。他认为,同属电讯股的联通(762),憧憬炒回A的机会较细,理由是内地已有一只非同一主题的联通A股,假如回A会引起同名问题。
此外,伍礼贤指出,虽然内地监管较去年宽松一点,惟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控中,所以预期内房股如润地(1109)回A的机会较低;反观,北控水务(371)及润啤(291)回A股的可能相对高。可是,他提醒,2021年A股波幅较细,企业未必想在这段时间融资,当A股表现较好,回A的意欲才会增加。
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副主席郭思治坦言,回A概念较难炒,因旧经济股给市场的憧憬有限,况且A股和港股始终是两个市场,以刚回A的中移动为例,即使A股定价较高,内地投资者可「贵买贵卖」,不用来港买中移动,故回A概念通常只能稳定H股,而非带动大幅上升。不过,他补充,因中移动回购H股,对其股价起提振作用。
假如想捕捉潜在回A红筹,郭思治建议留意规模较大、业务定位清晰的股份,例如内需股蒙牛(2319)和润啤年内可睇高一线。他指出,内需市场庞大,拥有十几亿人口,且中央政策不会打击内需行业,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下,料持续获政策扶持。他认为,就算不计回A因素,仅从基本因素看,内需股已值得看好,特别是受惠「消费升级」的个股如蒙牛及润啤,而基建股则宜「等一等」,待有利好政策出台始部署买货。
尽管中国房地产市场仍处调控期,部分内房更面对债务问题,但郭思治认为,个别大型内房如润地和中海外(688)则「不用担心」,原因在于两者具央企背景,债务亦不高。再者,内房上周五传来利好消息,据内地财联社引述消息指,针对陷入流动风险企业项目的承债式收购,相关并购贷款不再计入「三条红线」,消息刺激多只大型内房股飙升,中海外及润地分别抽高9%及7.3%。市场气氛回暖下,恒指上周五急升420点或1.82%,收报23493点。至于老牌红筹如越秀地产(123)及北京控股(392),郭思治指,回A与否,视乎省市政府决定,由于本身债务不高,「无古仔做」,投资者不宜存在太多憧憬。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