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解码|蒙牛有力加价可考虑
撇除回归A股因素,伍礼贤亦认为,内需板块会是2022年的投资主题,因为内地经济下行压力大,大方针将是挺消费支持经济增长,但内需行业覆盖范围广,未必每个时期都适合买。他举例,2021年非吸纳内需股的好时机,因原材料价格上升,蚕食内需公司的利润,而2022年则较去年值博。
综观内需板块,去年体育用品股表现凸出,李宁(2331)更是全年表现最佳蓝筹,期内累涨逾60%。展望2022年,伍礼贤推介蒙牛及润啤,虽然受到成本上涨影响,去年跟随大市下跌,且未能如同李宁食正国家品牌效应,但两者的产品都走向高端化,客户依附度亦高,有力进一步提价,毛利率有望持续向上。他还称,蒙牛是该行今年重点推介个股,现价不妨买入,目标看50元;润啤方面,短期或受西安封城影响,但长线看法仍倾向正面,于58至59元可吸纳,年内看66元。花旗早前发表研究报告表示,在该行覆盖的众多内需股中,只有10只中期盈利超出预期,有22只表现逊预期。该行称,根据投资者反馈,内地运动服饰股为最受关注板块,而下游奶制品及白酒行业则被低估。
受惠疫情零售股 投资者只宜短炒
新型变种病毒Omicron席卷全球,本港日前收紧防疫措施,餐饮股急泻,但亦有不少零售股受惠起动,如香港科技探索(1137)、国际家居零售(1373)、CEC国际(759)等。惟市况仍波动不止,投资者仅宜短炒。
香港科技探索曾升12%
近期本港社区纷纷出现新冠确诊个案,防疫气氛再度紧张,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早前宣布自上周五(1月7日)起,食肆晚上6时至翌日早上5时全面禁止堂食,部分娱乐场所亦需暂时关闭,多只餐饮股应声急泻。不过,疫情亦再次推动「宅经济」相关股造好,诸如香港科技探索曾于上周三(5日)涨11.9%,见月内高位。该公司主营电子商贸及互联网服务,为网购平台HKTV Mall之母公司。
早前香港科技探索发盈警,预料公司首九个月盈利将按年跌78.5%,并估计全年盈利显著下降。大和发表研究报告表示,香港科技探索全年调整后EBITDA表现最终可能逊于管理层早前30%的增长指引,建议投资者等待更好的入市机会。不过,该行亦预计科技探索股价在12个月内会「跑赢大市」,目标价下调至11元,以反映其2021年至2023年每股核心盈利预测的下调。此外,阿信屋母公司CEC国际之股价亦于上周三上升逾12%,惟上周四又下跌,周五收市该公司股价收报0.67元。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中移动上周三返A股挂牌前,在港股价被炒高。 
■HKTV Mall母公司香港科技探索,其股价曾于上周三涨11.9%。
综观内需板块,去年体育用品股表现凸出,李宁(2331)更是全年表现最佳蓝筹,期内累涨逾60%。展望2022年,伍礼贤推介蒙牛及润啤,虽然受到成本上涨影响,去年跟随大市下跌,且未能如同李宁食正国家品牌效应,但两者的产品都走向高端化,客户依附度亦高,有力进一步提价,毛利率有望持续向上。他还称,蒙牛是该行今年重点推介个股,现价不妨买入,目标看50元;润啤方面,短期或受西安封城影响,但长线看法仍倾向正面,于58至59元可吸纳,年内看66元。花旗早前发表研究报告表示,在该行覆盖的众多内需股中,只有10只中期盈利超出预期,有22只表现逊预期。该行称,根据投资者反馈,内地运动服饰股为最受关注板块,而下游奶制品及白酒行业则被低估。
受惠疫情零售股 投资者只宜短炒
新型变种病毒Omicron席卷全球,本港日前收紧防疫措施,餐饮股急泻,但亦有不少零售股受惠起动,如香港科技探索(1137)、国际家居零售(1373)、CEC国际(759)等。惟市况仍波动不止,投资者仅宜短炒。
香港科技探索曾升12%
近期本港社区纷纷出现新冠确诊个案,防疫气氛再度紧张,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早前宣布自上周五(1月7日)起,食肆晚上6时至翌日早上5时全面禁止堂食,部分娱乐场所亦需暂时关闭,多只餐饮股应声急泻。不过,疫情亦再次推动「宅经济」相关股造好,诸如香港科技探索曾于上周三(5日)涨11.9%,见月内高位。该公司主营电子商贸及互联网服务,为网购平台HKTV Mall之母公司。
早前香港科技探索发盈警,预料公司首九个月盈利将按年跌78.5%,并估计全年盈利显著下降。大和发表研究报告表示,香港科技探索全年调整后EBITDA表现最终可能逊于管理层早前30%的增长指引,建议投资者等待更好的入市机会。不过,该行亦预计科技探索股价在12个月内会「跑赢大市」,目标价下调至11元,以反映其2021年至2023年每股核心盈利预测的下调。此外,阿信屋母公司CEC国际之股价亦于上周三上升逾12%,惟上周四又下跌,周五收市该公司股价收报0.67元。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