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圆通——全球晶片竞赛

  中美贸易战蔓延至晶片战,但晶片战争何止中美?曾雄踞个人电脑核心晶片领域近40年的美国英特尔公司(Intel Corporation)近年挑战重重,例如去年年底苹果公司结束与英特尔15年的合作关系,在新Mac机上使用自行研发的M1晶片,令英特尔业务大受打击。花无百日红,居安思危及积极开拓新路,才能在竞争环境下继续生存。
事实上,英特尔在创立初期也曾面对没顶之灾,当时公司主攻研发动态记忆体,用于各类电子计算硬件,成为当时得令的半导体公司,然而与此同时,日本政府感到必须要有半导体工业自主研发能力,因此推动国内企业合作成立统一研发中心,成果国内公司共享。
  数年后,日本成功研发新一代动态记忆晶片,其售价比英特尔的生产成本还要低,令英特尔面对极严峻的考验。最后,英特尔决定结束记忆体业务,改为专注当时仍未成气候的中央处理器(CPU)的开发,遂成为新一代个人电脑霸主。
踏入2020年,英特尔又遇到新困局,他们一直领先的半导体生产技术不敌台积电及韩国三星7纳米制程,导致其多年顾客苹果公司决定放弃使用Intel CPU于其电脑产品,转用自家研发并应用于iPhone的ARM架构处理器,及以台积电5纳米技术来生产,敲响英特尔的警钟。去年8月,英特尔与其竞争对手台积电达成协议,让台积电以其最先进制程来生产Intel CPU,希望能买点时间,预防发生架骨牌效应而失去个人电脑晶片市占率,是其无可选择情况下的唯一、面对现实的选择。
从事例可见,高新科技发展所需要的不单只是资源及人才,更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英特尔于今年年初换上新帅,早前更以数据
自家第11代Core处理器比苹果的M1晶片表现优秀,结果却惹来更多质疑。全球出现晶片竞赛,英特尔要成功翻身,必须多找出路,个人与机构亦一样。
如有任何意见,欢迎透过以下电邮跟我们联络︰[email protected]
陈民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