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 骗无分大小 | 珊珊来辞

多天以来,一位被公众审视,疑似是骗子的人,在YouTube的热议中,点击数超过1亿,结算后收益估计有7位数字,还带挈数位YouTuber冒起。看来现今骗子在社会上有经济效益,他朝有日「揭发骗子」会否是一门生意?七十二行又可收纳新行业。

  事件持续发酵,带来的烦嚣,除了密集式报道让耳朵流产,久不久就琢磨一个耶稣的故事。就是那段「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然后问问自己,过去有没有做出骗子的行为。

  骗人无分大事小事,骗了就是骗了。以这个角度为准则,我也有做过的。不说小时候欺骗老师装病走堂,对家人瞒骗完成作业。再想想进入社会工作,100%确定没有骗财之外,反倒在感情生活,拥有S级恋爱脑的我,偶有瞒骗是不争事实。

  或许有人立即反驳,怎可以这样做例子!当然触及范围广大,被波及的人数,性质夸张程度,直言是「蚊髀同牛髀」。请记住「骗是无分大小」,因此看待这事上,没有启动食花生模式。而是警惕自己,不要给机会别人,在自身干出这些事情。

  试问表演者有天大本事,苦无舞台提供演出,即使原地翻300个觔斗,也是徒然。再说甚么的舞台,就有怎样的表演;一场大龙凤才得以上映。总之我不做场地,亦不找表演者来肯定存在价值,便是直接的避免方法。

  人生漫漫,骗子手法层出不穷。世上没有秘笈,教人稳稳的安然无恙,起码防患于未然是个人责任。还有拜托不要拿《Catch me if you can》作类比,当事人是高智商作案的,相反《假如我是真的》最后一幕,或是事件的句号。
李珊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