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香港中文大学EMBA课程 - 拥抱失败 放下自我|商识满天下

仁安医院副院长陈力元医生从医接近三十年,临床及研究经验均相当丰富,加入仁安医院之前为中大医学院副院长(外务),任内把中大医学院的国际排名大幅提升,而他个人亦曾获选为「十大杰出青年」,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及出色的工作表现有目共睹。

陈医生综合当中的成功因素,十分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设定远大的目标。他犹记得,他在八年前告诉别人,其目标是要提升中大医学院的国际排名,推动它成为「香港一哥」,当时许多人都认为他过于理想化,并不相信他能够达到这个目标,但陈医生以成绩向大家证明,这个目标并非遥不可及,他说:「一个远大的目标可以成为我们的动力,让我和团队更加坚定地向目标迈进。当然,我们在过程中也必须因时制宜地调整策略和部署。」

陈医生补充,由起点跑到终点的路途中,必然会经历许多里程碑,也会遇到不少失败。面对里程碑,他当然会与团队一起庆祝,让这些小小的成功成为大大的推动力,引领团队继续向前迈进;然而,遇到失败的时候,陈医生则会视之为学习机会,他说:「我是一个乐于拥抱失败的人,每次失败后,我都会问同事一个问题:『你在这次失败的经历当中学到甚么?』这一点才是最重要,从失败中学习能让我们下一次做得更好,继而达致成功。」

除了拥抱失败之外,陈医生时刻提醒自己「放下自我」(put down my ego)。他表示,这种管理哲学来自一位前辈的启发。陈医生多年前在美国受训的时候,其导师正是著名的美籍华人医学家骆淑芳教授,骆教授曾经说过,一位领导人之所以把自己弄得忙到透不过气来,全因过于自大,不相信旗下团队的能力,才会一手包揽所有事务,而没有把工作下放予团队去处理。陈医生认为,骆教授所言甚是,值得我们深思,他说:「『自我』就如同一个愈养愈大的怪兽,它会慢慢吞噬我们。无论我们的成就有多高,都要提醒自己要好好控制这头怪兽,否则我们就会变得没有耐性,拒绝聆听,不能成为一位好领袖。」

陈医生续说,作为领袖还要以身作则,所谓上行下效,在位者必须成为下属效法的榜样,例如,当他乐于走到前线肩负临床工作,并主动聆听前线员工的意见时,其团队的中层管理人员就会自然地仿效,慢慢地就会把主动聆听这个重要的管理元素融入机构的文化当中。

身为仁安医院的管理层,陈医生期望进一步拓展医院的业务,甚至带领团队冲出香港,走进大湾区市场。他表示,香港与大湾区的融合事在必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对香港的医疗服务发展非常乐观,因为我们拥有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是其他区内城市所缺乏的,我相信香港的医疗业界在未来将有庞大的发展空间。」陈医生信心满满地说。

对于正在医学院学习或刚刚入行的年轻医生,陈医生寄语他们应该跟随自己的喜好,并了解自己的能力(Follow your passion, and understand yourself.)。他解释,只有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我们才会用心做好,否则只会事倍功半;然而,自己的喜好并非唯一考虑,我们同时必须了解自己的能力,是否合适从事这些工作,他举例,他在医学院学习时已经了解到自己不擅长「揸刀」(做手术),因此他不会选择成为外科医生,否则只会自讨苦吃。他说:「当我们从事自己喜欢而又擅长的工作,就能慢慢建立一些小成功,造就自信,而这些小成功将会推动我们步向大成功。」(下)撰文:林碧仪
本栏由中大EMBA课程专访成功机构,冀读者能从中借鉴其成功理念及心得。
统筹:香港中文大学EMBA课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