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香港中文大学EMBA课程 - 仁安陈力元医生 医疗服务融入生活|商识满天下

仁安医院副院长陈力元医生是在国际上享负盛名的肝病教授,他曾经治瘉无数病人,也曾荣获多个医学研究奖项,更于二○○八年获选为「十大杰出青年」,以及于二○一八至二○二一年,连续四年获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誉为「全球最广获征引研究人员」。对于这些骄人成就,他谦逊地表示,当中的致胜关键在于提升工作效率。

谈及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时,陈医生形容自己为一个「时间炒家」,意即懂得发挥杠杆作用,善用时间(leverage time)。他解释,由于每个人的时间有限,我们并不能倚靠个人的力量去完成所有工作,所以必须建立一支同心的团队;同时,作为团队的领袖,他的使命之一,就是要创造无数的双赢方案(win-win collaboration)。

「这些双赢方案,并不止限于团队中的成员,而是超越团队本身,伸延至客户、合作伙伴等,甚至是来自外界的持份者。当合作方案对双方都有长远益处时,合作关系就能持久,双方亦可以透过合作,提升效率,达到各自的目标。」他补充说。套用商业管理的术语,那就是不仅把「左圈」(left circle),变成自己的「右圈」(right circle),还要透过「左圈」建立更多的「左圈」。

当然,建立团队只是第一步,要成为「长胜将军」的话,管理人才的技巧必不可少。在这方面,陈医生有一番独到的见解,难怪他能成为下属口中的「贴心老板」。他指出,管理人才有两项重点:一、了解团队;二、主动聆听。

所谓了解团队,就是明白团队中,每位成员的需要,继而针对其需要作出调适,让团队成员乐意效力。他举了一个例子,在他的团队中,有一位人才是四孩之母,工作表现出色,却因为需要送孩子上学而未能依时上班,陈医生体谅其情况,遂与她约法三章:她必须妥善地管理好旗下团队,并达到一定的绩效指标,那陈医生就容许她,以比较弹性的时间返回办公室。

正因这份来自上司的同理心,这位人才为陈医生尽心效力逾二十年。他说:「许多时候,一些非金钱上的回报(non-monetary reward),比起金钱回报更具吸引力。作为一位领袖,我们必须明白每一位团队成员的需要,然后针对性地给予回报,这样才可以挽留优秀的人才。」

除了明白团队的需要,还需要细心聆听同事的意见。陈医生强调,聆听并非被动地聆听,而是积极寻找聆听的机会(active listening)。

他在加入仁安医院后,仍然坚持在行政管理范畴以外,继续其临床工作,亦即所谓「睇症」。目的就是要走到前线,与同事沟通,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需要,并借着工作交流的机会,听取他们的意见,让自己成为一个「贴地」的领袖。正如他所言,一位高高在上的领导人,往往不能了解民间疾苦,因而变得「离地」而不得人心。

虽然陈医生加入仁安医院只有一年多,但他已准备就绪,在医院的发展上大展拳脚。

他期望进一步拓展医院业务,把医疗服务带进市区,并融入市民的生活当中,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扩张仁安医院肿瘤科中心。这个中心,位于四通八达的尖沙咀,配套充足,包括诊症室、电疗及化疗设备、药房等,俨如一个市中心的小型肿瘤科医院。

此外,他与团队同时在筹划于同区,开设日间内镜及手术中心,让病人毋须入院,都能在市区进行内视镜检查及简单的小手术,为他们提供便利的医疗服务。

长远而言,陈医生还希望帮助仁安医院打造成一个医疗集团,并冲出香港,走进大湾区市场,让仁安的足迹遍及香港及各大湾区城市,为更多病人提供贴心的医疗服务。(上)
撰文:林碧仪

本栏由中大EMBA课程专访成功机构,冀读者能从中借鉴其成功理念及心得。
仁安医院副院长陈力元医生
统筹:香港中文大学EMBA课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