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识满天下|一种工作,帮到人、帮到社会、帮到大自然 - 统筹:香港中文大学EMBA课程

「可持续发展」概念,一般人比较陌生,其实,香港自本世纪初已沿用,而Natalie Chan(陈琦)在「企业可持续发展」领域有逾十五年经验,参与制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并建立管理系统,说是本港极少数专家;而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涉及的范畴,涵盖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

Natalie怎样开拓这事业呢?追溯这段历程,有一个很长的故事。中学时。她读理科,大学选科报读英国文学,一百八十度转变,来自她对生命的思考。中六毕业考大学时,她重新考虑自己的学习方向,虽然年纪轻,但想得很深,她觉得人不只是躯壳,生命过程不单是物理现象,人类应有更深层次精神价值,于是选读文学,换角度,寻找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接触点。

一年寒假,她跟随一位牧师往中美洲尼加拉瓜做义工,探访当地几个社区,那里的人几乎长期失业、赤贫、饥饿、穷困、生活艰难,但非常善良、慷慨,对人热诚。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探访一条小村,村里一户人家,三个被丈夫离弃的妇女带着五个孩子同住,在简陋房舍中热待客,慷慨地拿出仅有的果子款待来宾,Natalie看那些腌制果子发霉,仍礼貌地吃一口,那滋味至今不能忘记,一枚发霉果子,是家人一天粮食。当她听说孩子一天没有吃东西,忍不住从自己的背包取出小包梳打饼给孩子,她事后很内疚,十分自责,一块梳打饼喂不饱一个孩子,这一餐能帮他多少?下一餐又如何?这包梳打饼并没有给予孩子真正的援助,仿佛用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而已。孩子虽然很饿,但他们没向人讨食物,生活中,饥饿好像是必然的。

这个经历,让她接触到另一个国度,体验人类和大自然共处的本能力量,以及当地社会的极端贫富悬殊,由此想到完成学业后,希望为这些人做一些事。

大学毕业,她在贸发局工作,曾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商贸咨询理事会政策工作,与各国专业人士交流取经,探讨地域性经贸合作及发展的机遇。这项工作扩大其国际视野,促进她希望透过工作贡献社会的志向。

二〇〇五年,延续尼加拉瓜的理念,Natalie一人独自揹起背囊,进入从未踏足的非洲,走访十国,以自由行方式到各地做旅游义工,停留在乌干达、肯雅、刚果、赞比亚、津巴布韦、坦桑尼亚、马拉维、博茨瓦纳、纳米比亚,最后来到南非开普敦,旅程长半年。踏上辽阔的非洲,体验大自然的奇妙之美,观察人们面对赤贫的韧性,给Natalie很大启示,旅程后,她决心投入帮人、帮社会、帮大自然的工作。

从非洲回港,她接下南华早报一个项目,领导其社区投资和公众参与的计划,视野从远方拉回身边社区,与不同社福团体和地区组织交流与合作,让她对社区需求有了更深了解。

其独特工作经验,使她成为太古集团聘请的第一位全职人员,专责成立集团可持续发展部门的创始团队,订定策略,推动商业与社区和环境的持续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范围很广,气候变化、碳排放、废物管理、海洋生态,动物的濒临绝种等环保议题,以至贫富悬殊、平等机会,都是议题。环保不是空谈,要实践,要在企业经济活动中整合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Natalie其后加入半岛酒店集团管理公司作为企业责任及可持续发展总监,制定策略和建立管理系统,推动集团全球业务,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揉合奢华服务中,包括带领半岛酒店集团于2011年宣布旗下餐饮业务自2012年起停止供应鱼翅,落实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承诺,是全球首家全面禁止供应鱼翅的国际酒店品牌。此举在各地受到酒店同业和宾客的支持,对保护海洋资源产生深远影响。

她一直坚守自己理想,帮到社会又帮到环境,才是工作最大满足。(上)

本栏由中大EMBA课程专访成功机构,冀读者能从中借鉴其成功理念及心得。
撰文: 予倩
统筹: 香港中文大学EMBA 课程
PIE Strategy总经理及首席可持续发展顾问
陈琦
统筹:香港中文大学EMBA课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