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识满天下——新的科技要有新的行使模式
研发一项新技术固然不易,技术应用的成效才最关键。Reny与团队建立的「糖尿眼智能筛查平台」(瞳讯平台/VisionaDR),用户只需有一部眼底照相机,可在不同地点为接受筛查者拍摄眼底影像,影像通过网络上传,平台内置AI技术即时对照片自动分析,整个过程以秒速完成。
智能筛查最大优势是,病人毋须滴药水放大瞳孔,免却几个小时的眼蒙蒙副作用。整个筛查流程简单快捷,只花两分钟便完成并得出结果。眼底出现的病征,在筛查报告上全部清晰指示,其分析精准度获本港大学视光学院评定为百分之九十六点八,媲美资深视光师的专业水平。而且人工智能不受人为或外在因素影响,保持稳定度和一致性。
二○一八年起,Reny团队在大型社区提供外展眼底病变筛查服务,不少企业和社福界机构陆续邀约,也有购置整套装置或直接订购网上分析服务。月前在将军澳一个长者聚居的屋邨,团队为一百多位长者筛查眼底,发现其中四十六人有眼底异常的征兆,系统自动发出的筛查报告提示相关长者须向眼医求诊。筛查发现的异常个案,正是人体各部份机能随著年龄增加而逐渐退化的真实反映,只是很多人没定期检查概念,对长者尤其行动困难人来说,前往医院体检非常不便,也容易引起不安。针对长者,Reny带领外展队深入社区提供服务,有效鼓励他们主动参加各种疾病筛查。例如长者来到住所隣近的社区活动中心接受眼底筛查,没有长途跋涉的劳累和心理负荷,等候期间可跟街坊聊天,心情轻松自在。他们从家里出发到做完一次眼底筛查最快只需十五分钟。
Reny认为,新科技把以往服务模式和机制中的「不可行」因素,或部份或全部消除掉,带来更多「可能性」,关键在于创业者和持份者是否能摒除墨守成规的思维,拓宽思路,勇于尝试。医疗科技用于那些地方?一般人直觉想到医院、眼科诊所、相关医疗机构;但是他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框,努力尝试采用新的商业模式、产品设计、销售以及服务网络,让市民大众可以轻松方便地、随时就近享用他的新科技服务。
至于公共医疗系统,也从这个良性循环中受益,包括长期慢性病患可转交社区健康中心管理;需要治疗的重症病人因筛查普及而减少;人工智能系统替代大部份人手执行的简单、重复、易生怠倦的工序,让医生有更多时间投入到急需诊治的病人身上,服务容量和效率得到提升;此外,诊症轮候人群减少也缩短轮候时间。
但最终是要培养市民有预防性健康管理的概念,善用科技的优质服务,配合社会科技发展,才能确保健康晚年,活到老,活得好。
Reny投入六年时间,从实践中累积社会资源。事业才踏出第一步,香港市场环境却突变,踏入二○二○年加上疫情大爆发,原定推广计划无法如期推展,社会经济将出现重大危机,对他的业务会有甚么影响呢?
他的心态非常正面,他说:「成功没有侥幸,创业没有速成。创科事业是个漫长的过程,无可避免会遭遇重重波折,要有心理准备,时刻面对不可预知的变数。」因应环境变化,他调整市场策略,聚焦于后勤研发工作,集中资源做产品研究,改善品质,提升公司软实力,把危机转化为契机。虽然公司到今天仍处于投入期,但他深信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所说的:「只要是对社会有利的,不用担心盈利问题。」
除了钱,现阶段最需要的是甚么?他说:「信念、坚持、积极、乐观。」
回顾创业里程,荜路蓝缕,对Reny来说有苦有乐,当初下最大决心,预备吃最多的苦。团队中不是每个人都陪他行到今天,有人退出,有人加入,有人坚持。行到这一步,他说事业尚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创业过程中最大得着是,从前以为不可能的,现在做到了,印证古人说的:「不为也,非不能也。」(下)
本栏由中大EMBA课程专访成功机构,冀读者能从中借鉴其成功理念及心得。
统筹︰ 陈志辉教授 — 中大EMBA课程联席主任
瞳讯医疗 (Visiona DR)行政总裁
Reny Ng
撰文︰ 予 倩
陈志辉教授
智能筛查最大优势是,病人毋须滴药水放大瞳孔,免却几个小时的眼蒙蒙副作用。整个筛查流程简单快捷,只花两分钟便完成并得出结果。眼底出现的病征,在筛查报告上全部清晰指示,其分析精准度获本港大学视光学院评定为百分之九十六点八,媲美资深视光师的专业水平。而且人工智能不受人为或外在因素影响,保持稳定度和一致性。
二○一八年起,Reny团队在大型社区提供外展眼底病变筛查服务,不少企业和社福界机构陆续邀约,也有购置整套装置或直接订购网上分析服务。月前在将军澳一个长者聚居的屋邨,团队为一百多位长者筛查眼底,发现其中四十六人有眼底异常的征兆,系统自动发出的筛查报告提示相关长者须向眼医求诊。筛查发现的异常个案,正是人体各部份机能随著年龄增加而逐渐退化的真实反映,只是很多人没定期检查概念,对长者尤其行动困难人来说,前往医院体检非常不便,也容易引起不安。针对长者,Reny带领外展队深入社区提供服务,有效鼓励他们主动参加各种疾病筛查。例如长者来到住所隣近的社区活动中心接受眼底筛查,没有长途跋涉的劳累和心理负荷,等候期间可跟街坊聊天,心情轻松自在。他们从家里出发到做完一次眼底筛查最快只需十五分钟。
Reny认为,新科技把以往服务模式和机制中的「不可行」因素,或部份或全部消除掉,带来更多「可能性」,关键在于创业者和持份者是否能摒除墨守成规的思维,拓宽思路,勇于尝试。医疗科技用于那些地方?一般人直觉想到医院、眼科诊所、相关医疗机构;但是他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框,努力尝试采用新的商业模式、产品设计、销售以及服务网络,让市民大众可以轻松方便地、随时就近享用他的新科技服务。
至于公共医疗系统,也从这个良性循环中受益,包括长期慢性病患可转交社区健康中心管理;需要治疗的重症病人因筛查普及而减少;人工智能系统替代大部份人手执行的简单、重复、易生怠倦的工序,让医生有更多时间投入到急需诊治的病人身上,服务容量和效率得到提升;此外,诊症轮候人群减少也缩短轮候时间。
但最终是要培养市民有预防性健康管理的概念,善用科技的优质服务,配合社会科技发展,才能确保健康晚年,活到老,活得好。
Reny投入六年时间,从实践中累积社会资源。事业才踏出第一步,香港市场环境却突变,踏入二○二○年加上疫情大爆发,原定推广计划无法如期推展,社会经济将出现重大危机,对他的业务会有甚么影响呢?
他的心态非常正面,他说:「成功没有侥幸,创业没有速成。创科事业是个漫长的过程,无可避免会遭遇重重波折,要有心理准备,时刻面对不可预知的变数。」因应环境变化,他调整市场策略,聚焦于后勤研发工作,集中资源做产品研究,改善品质,提升公司软实力,把危机转化为契机。虽然公司到今天仍处于投入期,但他深信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所说的:「只要是对社会有利的,不用担心盈利问题。」
除了钱,现阶段最需要的是甚么?他说:「信念、坚持、积极、乐观。」
回顾创业里程,荜路蓝缕,对Reny来说有苦有乐,当初下最大决心,预备吃最多的苦。团队中不是每个人都陪他行到今天,有人退出,有人加入,有人坚持。行到这一步,他说事业尚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创业过程中最大得着是,从前以为不可能的,现在做到了,印证古人说的:「不为也,非不能也。」(下)
本栏由中大EMBA课程专访成功机构,冀读者能从中借鉴其成功理念及心得。
统筹︰ 陈志辉教授 — 中大EMBA课程联席主任
瞳讯医疗 (Visiona DR)行政总裁
Reny Ng
撰文︰ 予 倩
陈志辉教授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