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杰 - 心理惊悚片 | 油尖多士
寇比力克的《闪灵》,开创了一派表现心理惊悚的恐怖片类型,近年的一出话题之作,当数美国导演艾斯特的《仲夏夜惊魂》(Midsommar)。
《仲夏夜惊魂》比《闪灵》更进一步,虽然翻译的片名里有一个「夜」字,但电影里的恐怖情节和画面,几乎都在明亮的白昼发生。
这出电影之与众不同,是设计了一个近似天堂的小村落,蓝天白云,绿草如茵,夏日的暖阳与和风,恍如扑面而来,男女老幼人人身穿白袍,甚至头戴花环,看起来纯洁无瑕,一派欢乐和谐的景象。
如此画面,大大降低了观众对恐怖情节的预期,但是导演巧妙地运用心理暗示的手法,将各种不安和不祥的因素,悄无声息地铺垫在各个细节处,这也正是当年寇比力克的《闪灵》之精心营造的结果。
寇比力克的影迷,常逐格详解《闪灵》,竟然发现为数不少之「穿帮」镜头:譬如小男孩去洗手间的门上,明明贴著7个小矮人之中的Dopey,为何下一秒就不见了?十分显眼,如果说是美术道具的粗心,也很不合理:因为门上的贴纸并非容易脱落的物品,而且其他的卡通贴纸都原封不动。
寇比力克是荷李活行内公认的「完美主义者」,一个镜头可以拍上百条,这个小贴纸的脱落,难道是他看漏了眼?
电影《仲夏夜惊魂》中后续发生的恐怖剧情,其实也安排了预先提示,墙上的画作,各个主角一些不起眼的习惯,群演看似不经意的台词,甚至一语成谶,早已在浅笑盈盈和随口闲聊之中轻轻掠过,到真正恐怖的时刻,观众的潜意识骤然惊醒,导演制造的心理惊悚便完美达成。
前新闻工作者
多媒体社会评论人
陶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