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政治天天斗
泛民的立法会选举「初选」完结,惹来是否违法的争议,同一时间,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香港自治法案》,取消香港特殊地位待遇,又传来美国机构终止与中文大学的合作。香港在政治斗争中成为输家,最令人担心是这个情况未来还可能继续升级。
「初选」造就激进主导
泛民「初选」完成,结果显示激进本土派大胜,传统较为温和的政党包括民主派力量大倒退。这个结果未来出现两个最可能发展,一个是中港政府任之为之,最后激进派主导泛民,泛民主导立法会,届时行政与立法机关对峙,包括财政预算的重要议案无法通过,甚至触发解散立法会或特首请辞等后果,施政陷入一大段时间的瘫痪。
另一个可能发展,是中央忍无可忍,出手制止,在选举前后引用港版《国安法》介入,拘控一批挑战中央和特区政府管治的人士,维持现由行政主导的模式。
两个可能性究竟那个出现的机会较高?齐秀峰与一名大学校长讨论过,他认为第一个可能性的机会较大。校长是理性平和的人物,经历过去年激荡的学运,深有体会。他觉得如果港人要选择选出一班激进派,不惜令社会陷入瘫痪,这是香港人的选择。对中央来说,只要香港股市的集资功能维持,社会混乱应该完全可以忍受。
区诺轩知机急退场
不过,有份参加协调「初选」的前立法会议员区诺轩就不是这样看。作为局内人的他,在中联办与港澳办先后发炮狠批活动涉及违法后,区诺轩昨日立即宣告退出,坦言自己的极限是在合法的情况作出贡献,言下之意,参与组织「初选」,很可能面对「拉人封艇」的结局。
作为路人甲,现时很多人对「初选」是否违法评论一番,然而,真正情况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未必掌握,这除了法例新实施,很多细节和演绎仍待探索,《国安法》赋予执法者很大调查权力,当中掌握资料与外界可能相去甚远。如果相信「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区诺轩和两办的反应,显然就比很多路人甲式的评论有参考价值。
中央两办对「初选」炮轰,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就唱反调恭喜和赞扬今次协调。美国政府第二号人物如此重视香港一个非正式的选举活动,可说极之罕见,往后且看他的祝贺会否成为「死亡之吻」。
犹如战场愈打愈烂
香港局势继续激化,看来是短期难免之局。五、六十年代,大陆民众天天讲政府,社会发展停滞不前,八十年代,又因为开放改革遇到阻力出现天安门事件,正如大学校长说,经历这些斗争对抗的日子,中国政府和人民之间都有很深的反思,社会上下认同发展是国家的出路。香港在回归之前,少谈政治、只讲经济,但凭着本身突出的成就和条件,取得中央的重视,并且给予「一国两制」的承诺。但回归后,社会上开始出现一群激进人士,批评发展只是中环价值,唯有他们认定的管治体制才是最重要。他们的策略就是不断刺激北京,祈求中央施压,借以激发公众不满,现在《国安法》临头,或许对他们而言是求仁得仁,但其他港人无论是自愿或被逼,都要一同付出代价。在激进人士千方百计推动下,香港事务变成中美角力前缘的焦点,未来就会轮到这里变成是天天政治天天斗,一如愈打愈烂的中东战场。
齐秀峰
架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