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君 - 盛事经济的吸金力 | 中环High Tea

  盛事经济近日成为热话,香港搞盛事经济,新加坡也非常进取争夺盛事主办权,甚至使出「买断」招数,搞独家包揽盛事,新鲜出炉的热话就是美国乐坛天后Taylor Swift在新加坡的6场演唱会。

  新加坡政府被称出横手用特别津贴,「买断」天后在东南亚的巡回演唱会,此举引起泰国和菲律宾的谴责,事件反映盛事确有强大的经济效益,是各国必争的肥肉。新加坡被指不择手段抢生意,这种说法在商业世界说得通吗?见仁见智。事件关键是Taylor Swift的巡演有动用公帑,于是大家便不可以将之当作一种纯商业行为。

  新加坡不惜大手笔抢天后巡演,是盛事经济的吸金力真的不可以小觑。据外媒报道,演唱会票价是1200坡元,约7000港元,有新加坡酒店更借天后巡演,推出特别房租加演唱会门票的销售套餐,一间套房包三晚住宿和四张演唱会的贵宾门票,订价为五万坡元,即逾二十九万港元,这个天后套餐推出后,𣊬间售罄。这些数字可见天后有价,这种超级盛事的吸金力与其他盛事不能同日而语。有这种经济效益,新加坡采取买断手法,怪得了谁?

  泰、菲政府与其怪罪新加坡,不如自省。新加坡政府能够买断天后巡演,首先要有财力,也要有眼光看准其经济价值,愿意投放。此外,新加坡也要有符合天后巡演的场地规格和要求,才能在有钱、有场地的情况下玉成好事,钱与场地,缺一不可。还有新加坡要成功,也要有商业谈判技巧,抢独家的意图若一早外泄,新加坡政府还能继续独领风骚吗?

  新加坡抢赢天后巡演,壮大其盛事经济的品牌,除了吸金,更提升其品牌效应,这种经济效益真的羡煞旁人。其他地区、经济体系要竞争,就要拿出实力,要有钱、也要有场地这种硬件、更要有商业脑袋这种软件,再加上谈判技巧等等。亚洲各城市要抢盛事,要吸金,就要各出奇谋,要够进取,守株待兔是不会有结果的。

黄丽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