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如今已不是2003年的世界 | 巴士的点评

  23条立法咨询步向尾声,反对派团体民主党和记协先后发表意见,大方向是要求大幅收窄相关罪名的规范和内容。这令人想起2003年第一次23条立法时的情景。

  那时是回归后第6年,香港仍然很太平,特首董建华虽然开始被反对派狙击,但街头暴力运动尚未兴起;在中国协助美国反恐后,中美关系趋向和缓。香港人不觉得有甚么国家安全的威胁,不少人反而认为23条立法只是为了收紧香港人的自由。那时反对派团体从根本上反对23条立法,虽然最后大律师公会和政府私底下「讲数」,初步同意一个「剥了牙」的法案,但最后民阵发动大批市民上街,便埋葬了本来已经半废武功的2003年版本的23条立法。

  现在无论是民主党或是记协,当年都有份推翻那个「剥牙版」23条立法。如今他们提意见亦大同小异,仍想大力收窄立法的规管范围,他们的弦外之音是希望完全不立法,只是不敢说出口而已。

  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状汤家骅讲得很对,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提到,由2003年至今,无论国际环境还是香港局势,都发生了重大转变。由2017年开始美国为首的西方就开始抵制中国,而2019年本地亦有人尝试以暴力甚至乞求外国军事干预,想实现「港独」,这些改变都是2003年时始料所不及。而美西方国家亦都因应国际环境,大幅增加了自己的国安立法。汤家骅认为,特区政府即使在2003年成功就23条立法,相信到今天,这条法例亦必须进行重大修订,才能迎合今日国家安全的需要。

  其实,看看美国最高法院一宗重要案件的判决,就知道现今即使在西方社会,保护国家安全及维护个人自由的天秤,是倾斜向哪一方。这个案件是「美国司法部长霍尔德对人道主义法律项目案」(Holder v. Humanitarian Law Project (2010))。

  美国有一个非政府组织叫做「人道主义法律项目」,这个组织在1985年成立,旨在推广「以和平和人道手段解决国际冲突」,该组织有项目培训土耳其的库尔德工人党,和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解放组织,教他们学习如何透过和平的法律手段解决冲突,但项目被美国政府禁制,美国司法部引用《爱国者法》,禁止向外国恐怖组织提供实质援助。

  官司一直打到美国最高法院,最后判美国司法部胜诉。美国最高法院判案时指出,美国众议院订立《爱国者法》的原意,是要阻止向恐怖组织提供援助,即使相关援助是资助这些组织进行和平谈判,但这些援助在法律上仍然被定义为资助,而这些资助会将恐怖组织合理化,并且间接提供资源给他们进行恐怖活动。

  这个个案亦是美国制订《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言论及政治自由之后,唯二的两个成功通过法庭的严谨考核、仍然允许对政治行为作出限制的案例。另一个是Williams-Yulee v. Florida Bar。即使美国自称是全世界最尊重新闻自由的国家,为了保护国家安全、控制恐怖主义,仍然限制政治自由。

  这个案例表明,如今西方的国家安全观,已经清楚凌驾于一般的自由表述之上。本地政团就23条立法那种2003年式的表态,亦已经过时了。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巴士的报》创办人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