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高息潮下的经济冷锋|巴士的点评
香港公布第三季经济数据,数字差强人意。
香港第三季本地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4.1%,低于市场预期的5.2%。如看今年首三季的累计数字,香港GDP增长只有2.8%,意味着第四季度增速除非有7.5%,否则便不能达到全年4%的目标,估计政府可能会下调GDP目标。
香港第三季GDP增长4.1%,较第二季的1.5%增长加快,主要是去年同期由于疫情防控令经济下滑,出现低基数效应所致。经季节调整后,第三季GDP按季增长只比第二季上升0.1%,低于市场预期的1.5%增长,显示香港经济的增长动力仍未恢复。
第三季增长不如预期的因素,主要与货物出口下跌有关。环球经济疲软,中国经济受影响而放缓,香港第三季的货物出口跌幅达8.6%,虽然已较上季的15.1%跌幅低,但仍然处于一个下跌通道中。
带动第三季GDP上升的因素,主要是内部需求及服务贸易的改善。如今私营消费占香港GDP的组成约6成,第三季消费按年增长6.5%,但仍较第二季增速放缓了1.2个百分点,消费增长动力转弱,主要由于港元跟随美元上升,吸引港人外游,但不利旅客访港,影响了本地消费的增速。
特区政府发言人展望来季经济情况时表示,未来访港旅客及私人消费将继续支持年内的经济增长,不过地缘政治紧张、金融状况偏紧、外围环境困难,将持续令货物出口、投资和消费气氛受压。这可说是一个客观的评价。
经济增长放缓,辐射出来令政府财政收入减少,赤字增加。截至9月底,本财政年度首6个月的财政赤字达到2243亿元,若计入政府发行绿色债券所得的466亿,特区政府以现金收入计帐,赤字可减至1777亿。政府库房收入主要集中在财政年度的后期,但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已预告,今年度财政赤字或许最后会超过1000亿元。若然如此,就会比预算赤字544亿元高近一倍。意味着香港财政储备将进一步下降至7348亿,政府有一定的财政压力。
除了GDP和赤字外,负资产的数字亦上升。楼宇负资产的宗数按季急增2.3倍至1.1万宗,涉及款项593亿,不过这个数字反映负面程度有限,因为第三季负资产宗数只是11123宗,虽然已逼近去年高位,但却远低于2003年沙士时期的超过10万宗负资产纪录,可以说现时负资产的宗数仍然偏低。
结论是,过去一年多以来,美国联储局暴力加息5.25厘,这对环境经济带来巨大压力。这样高的息口,很难叫人借钱投资。以香港息口计,大额定期存款利息高达4厘多,这是真正无风险收益,就会大大压抑股市楼市投资,连做生意都窒手了。再加上欧美经济放缓,拖累了中国的出口,亦间接影响到香港。
香港是外向型经济,本身可以腾挪的余地有限。在如此高息环境之下,香港仍要挨多一段时间,未来仍要顶住冷锋前行。希望美息已经见顶,明年下半年有希望减息,整体投资、出口和消费的情况才有望改善。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卢永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