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东盟─香港商机所在|巴士的点评

特首李家超出访东盟3国新加坡、印尼及马来西亚。特首话东盟是香港第二大贸易伙伴,发展潜力庞大,有无限商机。

香港传统重视欧美市场,因为那些地方是香港厂商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即使香港工业外移,香港的厂商仍然紧盯欧美市场,也做很多转口贸易。香港过去亦紧跟美欧做金融生意。

但是世界在变,中国的外贸结构近年起了急剧变化。从中国的角度而言,东盟从2020年开始已经超过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美国只排第三位。今年上半年,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3.0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4%,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3%。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1.81万亿元,增长8.6%,要注意的是,今年中国上半年总出口以人民币计价只增长了3.7%,中国对东盟8.6%的出口增长,对中国出口面对逆流时巩固贸易形势,起到关键的作用。

中国大力发展和东盟的贸易,有几个原因:

第一,「一带一路」。2023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历史上东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跳板,过去十年来,中国与东盟10国达成了大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共识。中国不断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推进绿色发展、数码经济、蓝色经济等新合作项目。

第二,自由贸易。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与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贸易3.0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7.3%。东盟国家就是RCEP的核心成员。所以这个自贸协定的生效,也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增长。

第三,中美贸易战的催化。2018年美国在特朗普任内对中国开打贸易战,拜登上台之后,并无撤销特朗普对中国产品加征的惩罚性关税,而且还进一步推动所谓「友岸外包」,减少从中国进口产品,逐步实现对中国产品的「脱钩断链」,这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产业转移。

在东盟成员国中,与中国前3大贸易伙伴依次为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尼。特别是越南,很多中国的厂商将生产线搬到越南,但是大量的零件和半制成品可能还在中国生产。这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向越南等地的出口,另一方面那些产品会变成「made in Vietnam」出口到美国。

香港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美国对中国展开新冷战的大势不可逆转,香港也都要重新找到自己的经济发展定位。一方面传统欧美的生意当然要继续做,而且能扩大就更好。不过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另一方面,香港就要扩大同中国友好国家的经贸合作。从「一带一路」到金砖国家再到上合组织,这些一个又一个中国的「朋友圈」,会为香港带来新的商机,当中最易与东盟十国加强经贸关系。

我觉得当中的焦点是人民币业务和香港作为外国对中国投资的跳板这个角色。香港是一个服务业驱动的经济体,当这些国家手持愈来愈多的人民币以及想继续增加对中国的投资和贸易时,香港提供服务的机会就来了!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